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数字报纸

2025年8月19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36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理论 强化企业文化建设 推动高质量发展 加强和改进农信机构思想政治工作的路径 “五要五不”领航  培育特色文化 提升商业银行审前分析质量的策略研究

按日期检索

12 2017
3
4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强化企业文化建设 推动高质量发展

□ 作者 时杰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金融领域的竞争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如今,金融企业间的竞争不再局限于产品与服务的简单比拼,而是全方位、深层次地延伸至企业文化领域。农信机构作为地方金融的主力军,肩负着服务“三农”、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使命,充分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和联系农民的“金纽带”作用,实现高质量发展,建设先进的企业文化已成为当务之急且刻不容缓。

长期以来,农信机构因缺乏完善的企业文化体系,常被贴上“草根银行”的标签,尽管近年来这一情况有所改观,但与现代化一流金融机构的标准相比,仍存在显著差距。因此,如何强化农信机构企业文化建设,全面提升竞争力,推动其高质量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深入剖析企业文化建设对农信机构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作用,提出从文化培育、“宣贯”、落地三方面加强建设,为农信机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企业文化建设是农信机构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

崭新形象的树立。农信机构企业文化能将多元个体的兴趣、目标、需求及行为凝聚统一起来,形成对农信机构员工的强大感召力与向心力。

信用风气的重塑。在市场经济环境中,资金并非稀缺资源,稀缺的是信用意识。如今,当务之急在于提升全社会信用观念,积极营造“守信为荣、失信为耻”的文明风尚。这正是农信机构企业文化建设的精髓。通过每位农信人的躬身践行,重塑农村信用生态,而优良的信用环境必将反哺农信机构各项业务的蓬勃发展。

经营业绩的提升。当下,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文化对农信机构经营业绩的驱动力甚至超越经营策略、财务资源及管理体制。面对机遇与挑战,农信机构要拓宽传统营销渠道,持续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塑造独特经营特色,从而在满足“三农”金融需求过程中实现经营绩效的持续跃升。

激励机制的构建。激励是激发员工创造力与主观能动性的最佳途径。农信机构通过培育员工价值观念,确立其文化主体地位,为员工价值实现铺就道路,可显著提升员工素养,增强核心凝聚力。

农信机构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不足

文化理念不够清晰。因长期体制不明晰、产权模糊及行政分割,部分农信机构缺乏统一规划,导致文化理念表述模糊,难以在客户心中形成深刻认知。多数表述未能体现其独有特质,甚至有客户误将农信机构等同于农业银行、供销合作社,形象建设已明显滞后于业务发展。

文化氛围难以凝聚。突出表现在人才管理方面,部分农信机构沿袭国有商业银行旧模式多年,未能真正践行“以人为本”理念,难以通过事业平台、合理待遇和情感关怀留住人才。薪酬制度尤为典型。部分农信机构还未完全建立起与效益直接挂钩的机制,专业技术人员等级评定标准模糊,晋升通道不畅通,奖惩机制不清晰;现行的薪酬制度以管理岗位设置工资系数,忽视技术岗位价值;工作量对薪酬影响微弱,尤其一线员工承担繁重工作,法定节假日无法与其他岗位员工同等休息,岗位系数却偏低。这导致农信机构员工“成就感”与“家园感”缺失,面对同业先进文化的吸引,众多高学历、高素质人才满怀期待加入,终因失望选择离开。因此,农信机构应实施“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战略,积极营造亲情化氛围。

文化内涵深度不足。部分农信机构创新意识薄弱,专业人才匮乏,业务仍以传统“存、贷、汇”为主,外汇、货币市场、代理银行承兑汇票等业务仅在发达的少数地区开展,电子银行业务发展迟缓,与商业银行的差距日益扩大。

加强农信机构企业文化建设的措施

抓住“文化培育”,让企业文化“更广”凝聚员工共识。一是让全员动起来。农信机构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借助晚训、主题教育等多种途径,灵活运用会议、座谈、谈心及文体活动等形式,切实转变员工观念,革新经营机制,激发员工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与生活。二是让文化立起来。以全面导入为契机,导入既符合现代金融企业要求又契合农信机构实际的文化体系,使全新的企业文化喷薄而出;要广泛征集、认真筛选、反复提炼发展前景、意识、理念、目标与规范,将其编制成册,分发至每位员工手中,使之成为员工的行为准则、奋斗目标和理想追求。

走实“文化宣贯”,让企业文化“更多”赢得员工支持。一是坚持晨会制度。农信机构各网点召开晨会须力戒流于形式、浮于表面,而应充分利用晨会简短时间,高效通报前一日工作进展与夜间值班概况,并予以简要点评,表扬先进典型,指出存在不足;同时,提出注意事项和要求,开展警示教育,部署新工作任务;听取员工有价值的信息或建议,增强团队凝聚力和职业自豪感。二是加强互动交流。通过自媒体平台,充分展现农信机构良好精神风貌,提升社会形象,为员工开辟展示才华、提升写作水平、积极建言献策的园地,切实实现宣传政策、交流工作、沟通信息、借鉴经验、推动日常工作的目标。三是组织文体活动。农信机构要定期举办文体活动,并组织员工参与。这样既丰富了员工业余生活,也起到振奋精神、凝聚人心、宣传形象的作用。

强化“文化落地”,让企业文化“更好”增进员工福祉。一是以一流人才彰显文化内涵。农信机构要坚持面向全系统公开选拔骨干,坚持优中选优,坚决破除人情纽带与关系壁垒,精心锻造一支专业高效、能打胜仗的精英团队,构筑农信机构的人才高地。二是以一流业绩营造文化氛围。将农信机构建成创利能力强、业务持续创新的地方金融机构,让企业文化蕴含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创造力深入人心,转化为员工自觉行动,促使其主动认同并内化企业文化精髓。三是以一流形象提升文化档次。农信机构通过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能够有效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实现服务精准触达客户群体,进而赢得客户更多的信赖与忠诚;同时,构建起领导服务员工、机关服务基层、全员服务客户的全方位服务大格局,持续推动客户满意度的提升。

(作者单位:贵州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在线订报
| 在线投稿 | 手机版
主办单位: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社
ICP证:京ICP备180384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