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数字报纸

2025年9月9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36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理论 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涉刑案件风险防控的对策 农商银行如何将农区网点打造为“三农”领域前沿支点 ——以公安农商银行为例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水平商业银行的“立”与“破” “党建+普惠金融”协同驱动农商银行高质量发展的机制研究

按日期检索

12 2017
3
4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党建+普惠金融”协同驱动农商银行高质量发展的机制研究

□ 作者 廖申林

农商银行作为农村金融核心力量与服务“三农”主力军,在服务地方经济、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中不断探索沉淀,逐渐明晰了未来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党建引领是稳健发展的“指南针”与“定盘星”,服务“三农”是坚守主责主业的“压舱石”与“出发点”,普惠金融则是连接党建引领与业务发展的关键纽带,是农商银行扎根县域、赢得民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路径。本文从党建引领、党建联盟、立足发展三个维度,探讨如何创新农商银行“党建+普惠金融”服务模式,为农商银行高质量发展提供思路。

以党建引领为基础

打开“党建+普惠金融”的新格局

(一)摆正党建与业务工作关系。业务工作是农商银行服务社会、实现价值的核心载体,离不开强有力的党建引领赋能。农商银行党组织要主动靠前,通过常态化思想政治教育、专题学习研讨等活动,引导干部员工认识普惠金融的政治意义、社会价值与战略重要性,统一思想、凝聚合力;同时,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鼓励党员在业务一线带头攻坚,面对普惠金融推进中的难点堵点问题主动担当,带动员工积极投身业务、克服困难,为业务开展保驾护航。

(二)找准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点。农商银行党建工作要立足服务业务发展,与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根据普惠金融目标任务与业务需求,明确党建工作重点内容与推进路径;围绕业务关键环节,落实党建保障措施,组建党员专项服务小组、设立党员责任区;将业务难点作为党建攻坚重点,组织党员开展专题调研,寻找解决方案。

(三)把党建工作融入广大员工心灵。农商银行要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主题党日等制度,加强理论武装与党性锤炼,确保党员干部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同时,农商银行要运用多样化载体激发干部员工干事热情与奋斗动力,积极开展“党员示范岗”“巾帼示范岗”“青年文明号”等创建活动,为员工搭建建功立业平台,让党员干部亮身份、亮承诺、亮业绩,带动员工参与普惠金融实践;推动“党建+普惠金融”工作走深走实。

以党建联盟为依托

探索“党建+普惠金融”的切入点

(一)强化支部共建。农商银行基层党组织要结合辖区实际与业务特点,主动筛选文明程度高、经济实力强、综合治理效果好、群众基础扎实的村委和社区作为党建共建单位,签订共建协议,并明确共建目标、细化共建内容,做实党建共建“基本面”。同时,农商银行要围绕普惠金融核心需求,开展常态化交流合作,如共同开展金融政策宣讲、农户需求调研、信用体系建设等工作,将党建共建政治优势转化为业务发展实际成效。

(二)共建组织阵地。农商银行基层党组织要主动加强与乡镇基层党组织协作,打破空间与资源壁垒,创新阵地建设模式与活动开展方式,开展党建联建“手拉手”活动;双方依托阵地资源,共同建设集党建活动、金融服务、便民办事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同时,共建双方要定期联合开展组织生活会、主题党日活动,共同学习党的政策理论、交流党建工作经验,提升党组织凝聚力与战斗力。结合地方产业发展实际,共建双方要组织开展产业观摩、技术培训等活动,让干部员工了解地方产业特色与农户需求,为提供精准普惠金融服务奠定基础。

(三)打响品牌形象。农商银行要打造“党建+普惠金融”特色服务品牌,主动与当地政府品牌建设工作结合,形成品牌共建合力;同时,以党建品牌建设为切入点与连接点,寻找“银政”双方业务合作契合点与突破点,在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特色产业培育等工作中,提供定制化金融服务方案,以优质服务助力地方发展,提升自身品牌影响力。此外,农商银行要通过多样化宣传方式,突出“农商银行是老百姓自己的银行”社会形象,利用地方媒体、乡村公告栏、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宣传普惠金融举措与成效,让农商银行与老百姓“鱼水情深”形象深入人心,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以立足发展为导向

拓展“党建+普惠金融”的新空间

(一)助力乡村振兴。坚守支农支小市场定位是农商银行践行初心使命、服务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农商银行要将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与薄弱环节,加大涉农信贷投放力度,确保普惠型涉农贷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信贷投放规模与增速达标,为乡村振兴提供充足资金支持。同时,农商银行要瞄准乡村振兴主线,主动对接地方产业发展规划,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农户”“基地+农户”等产业化联合模式,为产业链上下游主体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推动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此外,农商银行要重点支持种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根据其生产经营特点与资金需求,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模式,助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带动农户增收致富。

(二)深度整合资源。农商银行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整合生产商、经销商、信用户等各类经营主体资源,与生产商、经销商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为信用户争取更优惠生产资料采购价格与产品销售渠道,并结合信用评价结果,提供利率更低、额度更匹配的信贷支持,降低客户生产经营成本。同时,农商银行要加强与当地政府部门、行业协会、金融机构等合作,与当地政府部门共享农户信用信息、与行业协会合作开展技术指导、与保险公司合作推出“信贷+保险”产品,构建“多方参与、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让群众享受更多综合化、多元化支持。

(三)拓宽服务渠道。农商银行要结合地区实际,利用各类便民场所,推动普惠金融便民服务点和“福祥e站”建设,将金融服务延伸到村、到户、到人,方便群众就近办理社保缴费、小额存取款、转账汇款等基础金融业务,解决农村地区“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提升群众金融服务体验感。同时,农商银行要积极拥抱金融科技,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加大与电商平台、物流快递企业、农资产品供应商等合作力度,拓展电子银行业务应用场景,全方位满足群众生产、生活、消费的金融需求,让普惠金融融入乡村日常生活。

(作者单位:湖南衡阳农商银行)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在线订报
| 在线投稿 | 手机版
主办单位: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社
ICP证:京ICP备180384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