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融领域,审计整改作为审计工作的“后半篇文章”,其质量与效果直接关系到审计监督的权威性和有效性,更是金融机构强化内部控制、提升治理能力的关键抓手。近年来,江苏农商联合银行通过深入开展审计整改评估,系统构建起全链条、精细化、闭环式的管理机制,切实推动审计成果转化为治理实效,为全省农商银行系统筑牢高质量发展审计防线。
明确评估标准
确立“五到位”整改原则
江苏农商联合银行在实践中坚持“五到位”原则,为整改工作提供了明确指引和根本遵循:行为纠正到位,立行立改,具体问题及时终止与纠正;原因分析到位,深挖问题根源,杜绝表面整改;延伸排查到位,举一反三,对同类业务、流程开展全面自查;制度机制建设到位,通过修订制度、优化流程、完善系统,从源头堵住管理漏洞;责任追究到位,对相关责任人依规严肃问责,增强震慑效应。
聚焦关键环节
构建全链条评估机制
(一)评估主体责任是否落实,确保“有人改”。工作中,江苏农商联合银行系统各机构重点审视被审计单位是否将整改作为“一把手”工程,党委书记是否履行第一责任,是否实现“一岗双责”与部门协同,真正形成责任闭环。
(二)评估组织实施是否规范,确保“有序改”。江苏农商联合银行系统各机构建立了“审计整改台账”,推行“清单制+销号制”管理,区分立行立改、分阶段整改和持续整改等类型,通过定期调度和专项督导确保整改进度可控、措施到位。
(三)评估整改成效是否真实,确保“有效改”。江苏农商联合银行系统坚决穿透材料表象,核验整改的真实性与有效性;对重点风险,确认其是否化解、损失是否追回;对根源性问题,审视制度与系统是否优化,最终目标是杜绝同类问题“屡审屡犯”,实现根源治理。
强化结果运用
推动从“治已病”向“防未病”转变
江苏农商联合银行对评估中发现的问题精准辨析,对敷衍整改、虚假整改等问题坚持“零容忍”,强化问责、维护审计权威;对因客观条件受限的,则加强指导与支持,帮助基层突破瓶颈。
此外,江苏农商联合银行着力构建审计整改长效机制,推动形成“简单问题立审立改、复杂问题限期改正、长线问题挂牌督办、历史难题挂账销号”的常态化工作体系。同时,江苏农商联合银行坚持“四不放过”原则——即问题原因未查清不放过、解决措施未落实不放过、长效机制未建立不放过、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实现每一个问题的闭环管理。
(作者单位:江苏农商联合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