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数字报纸

2025年10月14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36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理论 审计整改闭环管理机制的构建与实践 ——以江苏农商联合银行为例 以“五大理念”擘画农商银行改革发展新坐标 县域农合机构内部审计科学化与规范化路径探析 以“三培”体系构建银行客户关系生态化运营新范式 影响农商银行个人贷款增长的几个因素

按日期检索

12 2017
3
4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以“五大理念”擘画农商银行改革发展新坐标

□ 作者 陈晓立

在新时代波澜壮阔的金融浪潮中,农商银行若想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从传统金融模式向现代化金融服务的华丽转身,就必须摒弃因循守旧的思想,以全新的理念引领转型。本文从“五大理念”出发,深入剖析其在农商银行改革发展中的关键作用,探索农商银行在复杂市场环境下破局突围、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为农商银行的转型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启示。

树牢品牌理念

打造地方金融“硬名片”

(一)强化品牌宣传,抢占市场客户。农商银行要重视广告宣传作用,在区域关键地段投放产品广告,构建立体宣传体系,且宣传需以产品为核心、形象为辅助;通过突出存、贷款等核心产品优势,让客户形成“贷款找农商银行、存钱选农商银行”的固定认知,逐步沉淀整体品牌形象。

(二)打造产品品牌,凸显地方特色。一方面,农商银行要建设“特色支行”,如围绕农业产业链的“‘三农’支行”、服务小微企业的“普惠支行”,以专业化业务吸引目标客户;另一方面,结合地方需求开发特色贷款产品,同步拓展银行卡使用场景,并联合当地政府、医院、学校等机构,推出涵盖政务、医疗、校园服务的特色卡,提升产品实用性。

(三)建设服务品牌,优化客户体验。农商银行柜台人员与客户经理需从“被动响应”转向“主动服务”,提升专业能力。针对在快速贷款、产品丰富度、电子银行便捷性上的差距,农商银行要简化贷款流程、丰富线上功能、加强操作指导,让客户感受高效服务。

(四)深化“政银”合作,争做“地方钱袋子”。农商银行要主动融入地方经济,通过服务地方项目、民生工程,深化与政府合作,让地方领导形成支持农商银行就是支持地方经济的共识,推动政府公务员工资代发、主要财税存款、重点项目融资均由农商银行主导,成为地方金融服务首选。

践行市场理念

以客户需求锚定发展方向

(一)坚持以客户为中心,提供定制化服务。农商银行要由“银行主导”模式转向“客户主导”模式,认真倾听客户意见,尤其适配年轻客群对线上化、便捷化的需求,推出专属产品;同时,推行“客户分群经营”模式,将客户分为“三农”客户、“小微企业主”等群体,为每类群体配备专业团队、定制产品、建立机制,形成“一类客群、一支团队、一套产品、一套机制”的精准格局。

(二)发力消费金融,把握经济增长机遇。农商银行应重点发展消费金融类信贷业务,推出“消费贷”“分期贷”“装修贷”等产品,在满足民众美好生活需要的同时,实现自身业务增长,助力解决社会主要矛盾。

(三)坚守“做小做散”,筑牢普惠根基。农商银行需摒弃“傍大款”思维,聚焦“小、散”客户,大力拓展小额农户贷款和商户贷款;在践行普惠金融的同时,通过“小额分散”降低风险,实现可持续发展。

强化成本理念

以精细化管理提升盈利效能

(一)严控资金成本,优化收支结构。农商银行应避免为冲存款规模而忽视成本,要根据贷款规模确定负债规模,提高存贷比,避免资金闲置;存款利率按金额、期限、客户忠诚度分层设定,贷款利率结合客户贡献与信用度灵活调整;同时,大力发展中间业务,提高中间业务收入占比,顺应全球银行业发展趋势。

(二)推行网点模拟利润核算,提升网点效益。农商银行要充实财务人员,推动其从“记账会计”转向“成本与管理会计”;要优化费用结构,提高直接费用占比,精准核算网点运营成本,据此划分网点等级并实行费用包干制(含日常开支与客户维护费用),结余由网点自主支配,调动员工节支积极性;同时,将核算延伸至自助网点,针对移动支付普及导致设备使用率下降的问题,核算投入产出比并借鉴“限次数跨行自助取款免费”模式,兼顾客户体验与成本控制。

(三)优化绩效考核,引导成本管控。人力成本管理中,农商银行要将绩效考核落实到个人,对活期日均存款给予较高计价,对定期日均存款予以较低计价,引导优化负债结构;同时,通过绩效系统精准核算员工工资支出与创造价值,按“价值贡献”计算报酬,避免平均主义。

(四)严控不良贷款,减少风险成本。农商银行要树立“核销不良贷款就是核销效益”理念,加快不良贷款清收处置,通过批量转让、司法清收等化解存量不良,加强贷前中后管理防范新增;同时,将不良贷款率设为支行考核高权重指标,并与绩效收入挂钩,推动高质量发展落地。

融入互联网理念

突破地域限制拓展服务边界

(一)推动业务互联网化。农商银行应以科技为支撑打造“线上银行”,推出在线存款与理财业务;同时,接入人行征信与地方政府数据,实现在线额度测算与信用贷款。农商银行须开发生活缴费平台,涵盖水、电、学费等缴费功能,打造“口袋里的银行”,并通过优化对公服务,开发网上对账系统,实现让“数据多跑路、客户少跑路”。

(二)实现营销互联网化。农商银行要借助互联网用户多、传播快、成本低的优势,突破地域限制;通过社交媒体、本地平台开展“线上理财节”等活动,吸引流量;同时,推行“社群营销”,建立社区群、商户群推送产品信息,并设置营销激励机制,对线上获客员工给予奖励,形成“线上获客+线下转化”闭环。

(三)建设互联网商城,构建支付生态。农商银行应建立积分体系,将客户业务贡献转化为积分;通过互联网商城兑换商品,避免柜台发礼品的管理难题;后期引入本地农副土特产品,发挥其支付平台作用,连接供需,助力农民增收,形成“金融+消费+农产品销售”的特色生态。

深耕科技理念

以金融科技重塑核心竞争力

(一)大力推广“智慧银行”。农商银行须全面引入金融科技设备,大规模部署移动柜员机与自助开卡机,减少柜面人员,推动网点营销从“柜台”转向“大堂+走出去”,将人员部署到市场、人口密集区,常态化开展流动营销,实现“坐商”向“行商”转变。

(二)建设金融数据库。农商银行要全面采集客户数据,通过加强信息治理,确保准确完整;同时,充分运用现有ODS 系统、客户信息系统,整合数据资源,构建客户信息管理系统;利用大数据与云计算挖掘数据价值,建立智能风控体系,为小额信贷提供数据支撑。

(三)培养科技人才。“科技兴行”关键在人才。农商银行要加大科技人才引进与培养力度,提升其待遇,并增加科技投入,建设金融研发中心,提升自主研发能力,为科技转型筑牢人才根基。

(作者单位:湖南衡阳农商银行)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在线订报
| 在线投稿 | 手机版
主办单位: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社
ICP证:京ICP备180384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