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数字报纸

2025年10月28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36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综合 踏遍乡土践初心 ——记神池农商银行龙泉支行行长任虎 盐城农商银行 开展网络安全宣传活动 灵武农商银行 指尖“修”钱币 服务暖人心 隆化县农信联社 构建全链条反诈防线 图片新闻 大山深处的“金融守护星” ——记桑植农商银行上河溪支行会计李立衡 遂川农商银行多措并举 推进反洗钱工作走深走实 天台农商银行 “警银”联手守住客户“寻妻”钱 汝城农商银行 为客户兑换残损币 尚义县农信联社 召开旺季工作推进会 孝昌农商银行小河支行 实现社保卡换发“零距离” 北川农商银行擂鼓支行 金融便民服务有温度

按日期检索

12 2017
3
4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踏遍乡土践初心 ——记神池农商银行龙泉支行行长任虎

□ 作者 宋红权

初秋的山西神池县龙泉镇,小杂粮地里的糜子穗压弯了枝头,月饼作坊的香气漫出街巷。井沟村养羊户王新珍正在给刚出栏的肉羊称重,望着圈里600多只壮实的山羊,他总会念叨:“没有任行长,就没有我今天的日子。”

王新珍口中的“任行长”,是山西神池农商银行龙泉支行行长任虎。自2019年掌舵支行以来,这位拥有硕士学历的“农信老兵”,用“不怕挑战、不怕吃苦、不怕困难、不怕吃亏”的精神,在237.17平方公里的乡土间走出了金融支农的扎实路子:6年累计发放贷款4.75亿元,覆盖3100户农户和小微企业,到期收回率100%,管理贷款实现“无欠息、无逾期、无不良、无损失”的“四无”奇迹。

2011年,任虎从山西农业大学硕士毕业,成为神池农商银行系统内学历最高的员工。领导多次提出让他留在机关负责财务或风控,却被他执拗拒绝:“金融的根在基层,坐在办公室里算不出农户的真实需求。”这一去,便是8年。从综合柜员到信贷会计,从营业经理到运营主管,任虎把每个岗位都当作“修炼场”。做柜员时,他每天提前半小时到岗练习点钞,手指磨出茧子,成了全行业务技能比武冠军;当信贷会计,他逐页啃完10本制度汇编,梳理出20项易错点,让支行信贷档案合格率从78%跃升至100%;任运营主管,他设立“每日合规晨会”,哪怕票据填错一个标点,都要当场纠正。

2019年接过龙泉支行行长的担子,任虎更不敢松懈。“农村金融变数多,不‘充电’就会掉进‘亚知识状态’。” 他的书柜,27本学习笔记码放整齐,里面既有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解读,也有小杂粮种植技术、肉羊养殖周期等“农门学问”。在他的带动下,该支行5名员工个个成了“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多面手——客户经理能帮农户算养殖成本,柜员能给商户讲市场行情。如今,任虎为总行培养输送6名优秀客户经理,支行连续5年在总行考核中稳居前三。

“贷款不是数字游戏,要让钱生钱,更要让钱暖心。” 任虎的这句话,写在他的民情笔记扉页上。龙泉镇15个山村散落在深山里,最远的村开车要走一个多小时盘山路。6年里,任虎带着团队走村串户,磨坏了21双运动鞋,写下24本民情笔记,累计走访农户商户1.2万人次。

任虎的走访有套“三看两问一查”的“土办法”:看院落整洁度辨家风,看农具保养识勤懒,看邻里评价知品行;问生产计划实不实,问资金缺口合不合理;查近三年收支流水对不对。2021年深秋,任虎在井沟村遇到养羊户王新珍,对方想扩建羊圈却因无抵押贷不到款。任虎没急着下结论,而是连续三天跟着王新珍上山放青、中午铡草、晚上算账。他发现王家羊的出栏率比周边高20%,还年年自掏腰包修山路,当场拍板:“人品就是最好的抵押!”30万元贷款到账后,王新珍的养殖规模从80只扩大到600只,还带动5户村民增收致富。

神池月饼、小杂粮是当地特色产业,但小作坊缺资金、种植户怕风险曾是制约发展的“老大难”。针对月饼企业旺季资金周转难的问题,任虎推出“订单贷”:以订单量定额度,节前放款、节后还款,无需抵押。龙泉镇“老作坊月饼”负责人记得,2022年节前,他接到10万份订单,差20万元原材料款,任虎带着合同上门,3天就放款,当年产值直接翻三倍。6年下来,该支行“订单贷”累计投放8700万元,助力12家年产量仅30万块月饼的小作坊成为年产量百万块的品牌企业。

为破解小杂粮“散种散卖”困境,任虎打造“产业链贷款”闭环:为种植合作社发放生产贷款、牵线3家加工厂签订保价收购协议,形成“农商银行+企业+农户”模式。龙泉镇益民合作社负责人算了笔账:“有保价收购敢扩种,有贷款能买农机,种植面积从800亩扩大到2000亩,户均年收入增加3万多元。” 如今,龙泉镇小杂粮种植面积从2万亩扩大到4万亩,成了农民的“黄金田”。

农村金融风控难,任虎却用一套“组合拳”创下6年“零不良”奇迹。他推行“双人实地调查”模式,每笔贷款必须两人核实用途、评估还款能力,杜绝“一人说了算”;建立多维度信用评分体系,把邻里评价、村务贡献等“软信息”变成硬指标。更关键的是他首创的“三色动态管理”:绿色标“持续盈利户”,季度回访;黄色标“现金流紧张户”,每月跟踪;红色标“高风险户”,每周对接,做到贷款风险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6年来,他累计帮助76户客户调整经营策略,化解潜在风险32起,真正实现了风险管控关口前移。

2022年总行推广“信用+农担”模式,任虎第一时间对接省农担公司,简化流程、降低门槛。胡麻油作坊主张巧梅从5万元小额贷款起步,靠着“信用+农担”拿到100万元扩产资金,如今“晋北胡麻”年销300万元。截至6月末,该支行10万元以上贷款100%入保,实现866万元投放零风险。

夕阳西下,任虎的身影又出现在小杂粮地里,与农户聊着今年的收成与贷款需求。晚风里,他的运动鞋沾着泥土,却踏出了最坚实的支农足迹。正如他常说的:“把根扎在乡土里,把心放在百姓上,金融才能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活水’。”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在线订报
| 在线投稿 | 手机版
主办单位: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社
ICP证:京ICP备180384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