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数字报纸

2019年4月23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36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文艺 又闻亮哥擂茶香 如歌的岁月 母亲的农信情缘 春赏杏花 初识老李 专心尽职感恩 品味“认真” 与农商银行共成长

按日期检索

12 2017
3
4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与农商银行共成长

□ 作者 魏 敏

转眼13年过去了。从大学毕业到现在,一路奔波着,忙碌着,记忆中的一些琐碎往事似乎随着时光的流逝,变得有些模糊了。但是工作的点点滴滴,那些与农商银行一路走过的岁月却日久弥新,令我终生难忘。

农信社是我最早接受金融启蒙的开始,那时候的条件与今天有着天壤之别。当时的网点,门楣上大都张贴着“信用社”字样,外表朴素,很少有豪华张扬的。除了营业部和县城繁华地段的几个网点显得比较气派外,其他网点就跟小百货商店那么大。旧且重的门,高且破的桌椅,泛黄的点钞机,留有坑洼的水泥地面,再加上被前几任“前辈”磨得发旧的大算盘、笨重的大钢箱,基本构成了网点的所有家当。

那时候的业务较为单一,只有活期储蓄、定期储蓄、定活两便、零存整取等几项传统业务,外带一些信汇、电汇业务。当年的我,主要是办理较为单纯的储蓄业务,客户走进大厅,一般都是先观望、再询问,得到准确的答复后,会自己找到队伍里等着办理业务,但大多数就是存钱和取钱,他们似乎对其它业务没需求!

一眨眼十几年功夫,如今,农商银行如天公造物般的神奇,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金融产业的不断创新,使之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破旧沉重的小门改换成了宽敞明亮的气派门面,焕然一新的装修成了当地一道亮丽风景线。走进农商银行,人们再也听不见拨拉算盘珠子的声音了,轻柔的背景音乐和着电脑键盘演奏出的欢快旋律,令人心旷神怡;原先那高不可攀的柜台连同阻隔银行与客户情感的铁栅栏一起被卸掉了,取而代之的是显现人文关怀的“低柜式”服务;智能化的服务设施把员工从繁重的手工劳动中解脱了出来,丰富的个性化金融产品为居民生活增添了许多色彩。营销模式,也早已突破了传统的“收收付付”,客户经理、理财经理、综合柜员等新名词纷纷跃入人们的眼帘,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网上银行、微信银行的流行时尚,则使客户的金融生活空间更加广阔。涉及居家理财甚至衣食住行的各项服务只需轻敲键盘,几秒钟内就可以搞定。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手头日渐宽裕的客户在农商银行的引导下,真切体会到了电子银行产品的妙处。进入手机银行客户端就如同进入大超市,琳琅满目的理财产品就像超市里面的货物,购买理财产品就像在超市购物一样方便明了;手机费、水电费、收视费、非税收入可以通过“生活缴费”足不出户缴纳;“百福快贷”申请快、利率低、操作便捷,最高30万元的金额可以满足绝大客户需求;还有无卡取款、社保卡激活、校园通、社区通、社保通、流水查询等等金融产品,叫人应接不暇。

记得2017年底,聚合支付刚刚面市不久,当时的扫码支付还是“养在深闺人未知”,老百姓习惯于用现金支付结算,许多商家兴致不高,生怕影响自家生意,纷纷摆出“拒之千里”的姿态。而如今事过境迁,随着聚合支付的全面普及,银联卡支付、微信支付、支付宝支付以及查询、到账等等配套功能的日渐丰富,聚合支付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亲密伙伴”。

现在,在商户眼里,办理了聚合支付,就像多了一个钱袋子,减少了找零的麻烦,也杜绝了“收假”的烦恼。我也喜欢扫聚合支付,因为它不仅能消除携带现金的麻烦,同时还支持一码多扫,只要银行卡有钱想怎么扫就这么扫,真正实现“一机在手、天下我有”。

感谢时代赋予我的幸运,让我成为了农商银行的一份子,亲历了全省农商银行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由简单到丰富、由农信社到农商银行的转型,实现了从小银行机构到现代金融企业的完美蜕变。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在线订报
| 在线投稿 | 手机版
主办单位: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社
ICP证:京ICP备180384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