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期8版)“理事长,我是门坎坡村的蔡新娃,我在搞养殖业,想扩大规模,需要多贷点儿款。”接到蔡新娃电话时,我刚送走一个重要客户。
老实说,这是我到东川县工作快一年来,接到的第一个农民打来的贷款电话,当然不能马虎大意。我当即回复说:“待我抽时间来看看。”
蔡新娃贷款的事,我一直牵挂在心。几天后的一个下午,我终于挤出了时间。我决定带着几位同事,专门去蔡新娃的养殖场看看。
五月的太阳,把东川大地烤得滚烫。我们头顶骄阳,来到门坎坡村养殖基地,工人们正在忙碌,听说我们要找蔡新娃,工地上一位露着胳膊弯腰干活儿的大嫂,抬起头,爽快地告诉我说:“蔡新娃在家里,还没有到养殖基地来,他的家就在鱼塘那边儿。”大嫂边说边指向远方。我顺着她的手指望过去,但见远处是一幢青瓦房。
“要不,我带你们去?”大嫂见我们立在那儿,半天不动,热情地说。
“谢谢!我们自己去。”我摆着手。
我们沿着鱼塘走了大约10分钟,便来到了蔡新娃的家门前。但见十几个养殖池,一个一个相连,形成硕大的一片。
房屋四周的山坡上,桑葚、树莓、山橙红和沙红桃,一片连一片。许是蔡新娃发现了我们,他打着赤脚,从池塘边跑了过来,兴奋地与我握过手,开始绘声绘色地讲起来:“我们正在给池塘打围,将原来的纱布网,换成彩钢网,怕蛇和老鼠钻进池子吃青蛙,或者青蛙从池子里钻出去跑掉。去年,老鼠把纱布网咬破了,钻进来咬死了不少青蛙,也跑掉了不少青蛙。后来,那些在山上锄草的工人,从地里挖出的青蛙,卖得的收入竟比工资还高,所以……
“你16个池子,一年能产多少青蛙,赚多少钱?”我打断他的话,问。“如果气候好,一年能产20多吨,按每吨4万元计算,能实现收入80万元,除去成本和人工工资等开支,还可赚30多万元。”蔡新娃一脸自豪。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造血不造血,主要靠产业。这话说得不假啊!”我感叹着,向蔡新娃竖起了大拇指。“对了,你发展养殖业、种植业,一共投入了多少资金?”我再次望着蔡新娃。
“租用土地和山林,以及基础设施建设,总共花了接近200万元,这些钱,除了我的积蓄,多是从亲戚朋友处东拼西凑借来的。”蔡新娃毫不隐瞒。“我虽然在信用社贷款5万元,但贷款利息是按时还清了的。”他补充道。
看看这些养殖池,又望望山坡上那成片成片的桑树,我不由得佩服起眼前这个赤脚汉子来。他搞种养业,已形成了产业链,山坡上种植的桑葚,桑泡儿可以卖钱,桑叶可以养蚕,蚕可以作为青蛙的饲料,这样可以降低养殖成本,增加收入,看来他还真会盘算。
“你资金周转如果确实有困难,我们支持你,你直接去找信用社贷款就行了。”我拍着蔡新娃的肩膀,准备要走。蔡新娃连声说着谢谢之类的话,眼睛却向四周扫。
“哦,对了,你们难得上山,摘点桑泡儿拿回去,既可以生吃,又可以泡酒喝,吃了对肾脏有好处。”他望了一眼山坡上的桑树,诚恳地对我们说。
“谢谢!谢谢!时间不早了,我们得赶回去,过几天再来品尝。”我转身就走。怎么能随便拿老百姓的东西呢,我心里想。
就在我们相持不下之际,一个身体略显发福的女人,三步并作两步,气喘吁吁拿着桑泡儿赶了过来。她把桑泡儿往随行的一个女同事手里一放,转身要走。我一步跨过去,随手从腰包里掏出20元钱,塞进了对方的口袋,“你种植桑葚是为了卖钱,你不收钱,我们就不要你的桑泡儿。”女人推辞不过,只好收下。(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