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湖北公安农商银行紧跟国家扶贫攻坚战的节奏,积极担起金融领域脱贫攻坚责任,投放精准扶贫贷款2.8亿元,支持了1966户贫困户,小额扶贫贷款发放量和户数占当地金融行业的98%。
“莲花垱里莲花开,精准扶贫送福来。”斑竹垱镇莲花垱村是公安农商银行精准扶贫的“试验田”和“责任田”。4月2日,该行党委书记黄琛再次率队慰问莲花垱村,帮助受困农户销售农产品。
“2016年,在公安农商银行5万元小额扶贫贷款的支持下,投资入股公安县滨湖养牛扶贫带动项目,4年来已经分了3.53万元的红,我的外债全部还清了。”64岁的贫困户梅启斌充满了欢悦心情。从2016年梅启斌不幸遭遇车祸导致全家生活陷入低谷,到如今代养了5头肉牛、种植了近0.4公顷“莲花翠冠”、0.74公顷西瓜,他的家境日益滋润。
“6年来,公安农商银行干部员工走访慰问贫困户2000多人次,捐赠财物累计达到60万元。”盘点扶贫路上的真诚友谊,莲花垱村村支部书记任泽红如数家珍。
2016年,莲花垱村62岁的贫困户杜乃望双腿残疾,公安农商银行帮扶人员王忠俊见状,背上杜乃望到各部门去办贷款手续、走流程。手续办妥后,杜乃望感动得热泪盈眶:“党和政府不仅给我们好政策,还为我们派来了这么好的同志。”
从“三万服务绿满村”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公安农商银行与贫困户结下了鱼水情深。该行发动全行党员为特困户募捐,组织青年志愿者慰问留守儿童、残疾儿童……累计为150户农户发放小额信贷600万元,打造了“滨湖肉牛”和“莲花翠冠”两个扶贫带动项目,为42户贫困户每年增加家庭收入6800元,带动了69户贫困户成功脱贫。
贫有百样,困有千种。如何让成功脱贫更成功,该行坚持“一行一模式”“一行一方案”,下苦功、做细活,遴选出700户有思想、有志向的贫困户,“一对一”进行金融帮扶,树立标杆,做出特色。
4年前,该行投放150万元贷款,资助了51户贫困户发展“翠冠”雪梨项目。项目初期,销路不畅,该行发动全员帮助推销,如今“莲花翠冠”已成远近闻名的乡土品牌。
“支持一个项目、发展一个产业、致富一方农户。”在金融扶贫的最前沿,该行精确设计了“科技产业、生态项目、新型产业、创业就业、一自两合”等5条金融扶贫线路,集优整合政策、资金、信息、技术和服务优势,全链条满足县域扶贫信贷资金需求。
埠河的葡萄、闸口的虾稻、章庄铺的柑橘、毛家港的蜜桃……在“农商银行+”系列扶贫模式的催化和渗透过程中,支持招商引资企业服务精准扶贫成为了当地一道靓丽的风景。
2016年,东进牧业从广东惠州落户公安后,公安农商银行迅速进入,从科技含量、环保要求、带动效应、持续发展状况进行质量评估,通过多方调研,支持信贷资金120万元,流转46户农户土地5.36公顷,建立了公安县东进农牧五群牲猪科技养殖专业合作社,年出栏肉猪4800头。通过近5年的运转,该养殖专业合作社已为30名贫困户分红40万元。为拓展扶贫产业链,公安农商银行在9个乡镇投放扶贫贷款1234万元,惠及480多名贫困户兴家立业。
因病致贫的藕池镇新乐村村民何德军,2016年发展虾稻连作7.1公顷,获利近30万元,实现了脱贫致富的梦想。
“源头注活水,左右搭金桥。”既授鱼,又授渔。闸口镇高丰村原支部书记陈玉国是该行的长期客户,也是养殖小龙虾的带头人,养殖水面达15.41公顷,年收入达70多万元,带动整个村养殖小龙虾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