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数字报纸

2021年7月20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36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专题 武义农商银行坚守初心使命谱写乡村振兴奋进之歌 松阳农商银行亮出“组合拳”助力经济薄弱村“消薄” 莲都农商银行探索绿色金融服务模式的“莲都农商银行实践” 兰溪农商银行发扬“背包银行”精神“贷”动农民走上致富路 永康农商银行政银合力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永康模式”助推乡村振兴驶进快车道 “浙”里风景独好 义乌农商银行跑出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加速度” 景宁农商银行开创扶贫贷款“景宁模式”

按日期检索

12 2017
3
4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浙”里风景独好

□ 本报记者 者党云帆 杨喜明 徐广昊 李道海 张振京

前言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精神,更好地完成农业农村部组织召开的“金融服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座谈会”的工作部署,本报在农业农村部计划财务司金融保险处的指导下,组织开展了“金融服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主题采访活动”。我们来到浙江,深入农村基层,在田间地头、绿水青山中,到处喜见浙江省农信联社金融服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感人故事和创新举措。广大浙江农信人立足“两山理论”发源地和三农发展走在全国前列的优势,坚守“姓农、姓小、姓土”的初心和使命,持续深化三农金融服务,任劳任怨,勇于担当,为助力浙江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谱写了曲曲动人之歌。

本次采访报道展示的内容,仅是浙江农信系统金融服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一部分,浙江农信还有许多好模式、好产品、好经验,如湖州安吉农商银行的“两山绿币”体系、衢州江山农商银行的“个人碳账户”系统平台、杭州富阳农商银行的“富春孝信通”数字化应用场景、宁波余姚农商银行的“道德银行”、绍兴诸暨农商银行的“红色助企共同体”、台州仙居农商银行的“‘梅’好系列金融服务”、温州鹿城农商银行的“新时代农村讲习所”等等,都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和鲜明时代特征,本报将会择机进行报道,敬请关注。

一直以来,浙江省农信联社始终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早在2013年就率先全国实施普惠金融工程,基本构建起“基础金融不出村、综合金融不出镇”的服务体系。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后,浙江省农信联社又第一时间主动对接,提出5年新增5000亿元贷款支持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乡村振兴“五万工程”。到2020年末,浙江农信累计投放乡村振兴领域贷款5013亿元,仅用三年时间就提前完成了“五年新增5000亿元贷款”目标。目前,浙江农信的服务乡村振兴工作被纳入浙江省委、省政府《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高水平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行动计划(2018—2022年)》,全省农信系统有80家行社被当地政府授予“乡村振兴主办银行”称号。

战略引领全力以赴服务乡村振兴

浙江省乡村振兴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2018年,围绕浙江乡村振兴示范省建设要求,浙江省农信联社与省农办联合印发《关于实施浙江农信乡村振兴战略金融服务工程(2018-2022年)的意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落地。

一张蓝图绘到底。浙江省农信联社明确服务乡村振兴四大目标,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更好满足乡村振兴多样化金融需求。投入2000亿元信贷支持农民和乡镇创业者,投入1000亿元信贷支持乡村企业和新型农业主体,累计建成丰收驿站超1万家,普惠金融得到全面覆盖。投入1000亿元信贷支持乡村旅游、生态康养、观光农业等绿色生态农业,绿色信贷占比达10%以上,绿色金融得到全面深化。累计评定信用户超1000万户,实现普惠金融建档率达95%,普惠签约率达37%,新增农户信用贷款500亿元,乡村治理得到全面融入。投入100亿元用于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及减费让利,新增低收入农户贷款100亿元,为经济薄弱村发放促增收贷款500亿元以上,建成全省金融强村平台,精准扶贫得到全面发力。

坚守初心满足乡村振兴金融需求

浙江省农信联社大力发展以人为核心的全方位普惠金融,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目前,全省有80%的老百姓选择农信服务,其中每4户家庭,就有1户获得农信贷款授信。特别是长期坚守在东极岛、百山祖等偏远海岛山区,浙江农信成为当地唯一的金融机构。

浙江农信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健全机构网络,打造4100多个营业网点、2万余个村级金融服务点,服务覆盖了全省所有乡镇和绝大多数行政村。创新在村里设立丰收驿站1万余家,帮助农产品打通集宣传、销售、物流、资金结算于一体的服务渠道,全方位满足乡村居民生产、生活、创业等多元化需求。远离舟山本岛的东极岛,渔民往返一次需坐船近6小时。辖内普陀农商银行自1996年来,独守海岛达24年,成为岛上当前唯一的金融机构。

该行推进线上线下融合,扩张电子网络,基本实现金融服务“最多跑一次”或“一次也不用跑”。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浙江农信丰收互联手机银行APP已实现80%金融服务线上化,互联网客户数超2982万户。加快网点智能化、轻型化转型,深化特色丰收驿站建设,承接代办人力社保、医保、公安等9个部门165项公共服务,全面助力全省“最多跑一次”改革。同时,不断优化“丰收互联”APP服务平台,提供48项、7×24小时、无边界的线上金融和生活服务。去年,紧急上线“互联网助农服务平台”,第一时间提供“丰收购爱心助农”服务,帮助农产品由“滞销”转“畅销”。

浙江农信无缝对接乡村居民金融需求,连续13年开展“走千访万”活动,累计走访企业169.36万户、农户2959.92万户。离县城最远的安岭村,离大陆最远的东极岛,浙江海拔最高的百山祖山,还有全省各地的杨梅之乡、蘑菇之村、蓝莓之镇等国字号农业特产区建设,都有浙江农信服务的身影;茶叶、水果、花卉、中药等名特优农副产品基地建设,都有浙江农信的信贷支持;经济薄弱村、低收入农户、贫困妇女等弱势群体,都有浙江农信的倾心帮扶。

多方发力让乡村人民生活更美好

浙江省农信联社始终致力于提升百姓金融服务的获得感,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突出普惠金融的绿色引领,进一步将金融服务聚焦到农村产业发展、美丽乡村建设、共同富裕等乡村振兴重点领域。

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浙江省农信联社加强与省级政府部门衔接沟通,深化战略合作,切实将金融服务融入到全省三农工作大框架中。全省各行社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农业产业链金融,并创新推出“花树贷”“粮农贷”等乡村产业振兴专项贷款产品,大力支持茶叶、花卉苗木、水果、中药材、食用菌、桑蚕等优势产业集约化、规模化、特色化发展。如辖内淳安农商银行围绕临岐镇“特色中药小镇+旅游小镇+养生小镇”定位,推广“中药企业+种植大户+农户+金融”模式,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产业链金融服务。

在发挥金融造血功能的同时,浙江农信主动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将金融服务网格与社会治理网格深度融合。浙江省农信联社带领全省各行社积极加强“政银”“银村”“银农”“银商”“银企”共建,加强信用工程建设,深化“党建+金融”模式,创新推出“好家风信用贷”“道德银行”“三治融合”等一系列服务模式,撬动信贷杠杆,深度融入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辖内桐乡农商银行在全省首创“三治信农贷”,只要农户“无违法违纪、无不良品行、无违反村约、无高息借贷、无过度融资、无负面征信”就有机会获得5万元—30万元无担保、无抵押纯信用贷款,使乡村治理更加“有血有肉”。“公益活动得1分,见义勇为加5分—15分……”辖内龙游农商银行依托“龙游通”平台,创新实施“龙游通+公德金融”模式,根据积分划分不同等级为居民提供不同信贷优惠政策。

致富路上一个都不能少。浙江农信主动履行社会责任,以数字化转型赋能普惠金融,加强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力度,加大信贷投入,将助农增收致富工作融入到金融服务乡村振兴体系中,满足农户发展生产的资金需求。去年12月,浙江省农信联社探索出“无感授信、有感反馈、贷前签约、按需用信”的创新做法,率先全国创新推广农户小额普惠贷款,被列入浙江省政府乡村振兴考核指标之一。截至一季度末,浙江农信涉农贷款13517亿元,占全部贷款余额的63%,农户贷款9335亿元,贷款支持农户350万户;全省符合条件的农户授信服务覆盖率已达到99.91%,实现了浙江省农户“户户有授信、人人可用信”的农村普惠金融新局面。

今年,在党中央赋予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历史使命后,浙江省农信联社又即时制定出台了全省农信系统《关于做好“十四五”期间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意见》,到2025年,继续新增投入8000亿元信贷资金助力全省乡村振兴全面推进,系统性提出了10项共35条工作措施和要求,指导全省农信系统全面提升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广度、深度、力度,让每一位浙江人都享有“足额、便捷、便宜”的高质量金融服务。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在线订报
| 在线投稿 | 手机版
主办单位: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社
ICP证:京ICP备180384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