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数字报纸

2022年3月15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36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理论 农商银行反洗钱内部审计研究 如何加强农商银行党建工作 基层人民银行货币金银业务转型路径 农商银行应扛起保障粮食安全的金融责任 完善农商银行授权审批机制的思考

按日期检索

12 2017
3
4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农商银行应扛起保障粮食安全的金融责任

□ 作者 刘华

粮稳天下安,保障粮食安全是实现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确保粮食及重要农产品供给,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作为服务三农的主力军,农商银行应切实强化责任担当,按照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要求,将金融“活水”引入粮食生产、收购、加工、仓储、流通等各环节,积极助推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强有力的金融保障。

明确重点,注入“源头活水”农商银行要主动对接乡村振兴战略,持续加大对重点领域的信贷投放,引导农民多种粮、种好粮,推动粮食产业转型升级。一是聚焦种业振兴。积极与种企对接合作,加大对种业“卡脖子”技术创新攻关的支持力度,培育壮大龙头种子企业,坚决支持打好种业翻身仗。二是聚焦产业升级。加大对土地整治的信贷支持力度,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水利工程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支持农机装备制造、农资产品生产等骨干企业,提升粮食生产的规模化、机械化水平。三是聚焦新型主体。发挥信贷资金的引导作用,选择粮食骨干核心企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垦企业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加大金融供给,通过信贷倾斜和利率优惠等方式调动其种粮的积极性,夯实粮食安全产业基础。

主动作为,实施“精准滴灌”进一步发挥自身优势,加快精准对接及产品模式创新,拓宽融资渠道,为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供有力支撑。一是主动跟进对接。广泛对接当地政府、农林水利等部门,提前摸排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各类涉农主体粮食生产资金需求,对重点涉农企业,实行名单制管理和全面对接,着力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全力支持粮食生产计划早安排、技术推广早部署、增产措施早落实。二是积极推动创新。在产品上,以土地承包经营权为支点,积极寻找和拓展契合粮食生产特点的抵押物和担保方式,通过“银行+合作社+农户”“银行+信用村+农户”等方式,提升融资可获得性;在模式上,加强与地方政府、担保公司、保险公司等外部机构合作,共同搭建融资增信平台,建立健全信贷机制和风险分担机制。三是提升服务效能。搭建线上业务综合平台,让“数据多跑路,客户少跑路”,实现“金融服务线上问、金融业务线上办”,全面提升贷款审批效率,保障粮食生产不误农时。

优化服务,解决“后顾之忧”积极支持粮食流通能力建设,切实解决农民种粮后顾之忧,保持粮食市场供应有序、价格稳定。一是做好链式服务。探索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以产业龙头企业为依托,为上下游企业及农户的生产、仓储、物流、加工、销售等环节提供全流程服务,全力推动粮食收购和转化增值。同时,积极提供转账、结算、咨询、保险等“一揽子”综合金融服务,不断延伸金融服务链条。二是拓宽销售渠道。积极支持粮食等农产品集散、物流、展销平台建设,完善产地市场体系;帮助建立电商平台等渠道,积极开展多种形势的产销对接,加快产品销售及宣传推广,切实提高质量效益和竞争能力。三是加强保障支撑。强化资源保障,确保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领域的信贷规模;突出考核激励,明确粮食安全领域的信贷投放目标,强化日常引导、督导、指导;合理确定贷款定价,实施减费让利政策;对受灾害等因素影响暂时还款困难的客户,给予宽限、展期、减免息、无还本续贷等政策支持,切实减轻其粮食生产负担。

(作者单位:吉林九台农商银行)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在线订报
| 在线投稿 | 手机版
主办单位: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社
ICP证:京ICP备180384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