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数字报纸

2022年3月15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36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理论 农商银行反洗钱内部审计研究 如何加强农商银行党建工作 基层人民银行货币金银业务转型路径 农商银行应扛起保障粮食安全的金融责任 完善农商银行授权审批机制的思考

按日期检索

12 2017
3
4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基层人民银行货币金银业务转型路径

□ 作者 秦帅

货币金银业务是人民银行最基础、最传统职能之一。近年来,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现金运行环境的改变,基层人民银行货币金银工作面临着许多新要求和新挑战。因此,基层人民银行应适应新形势,结合实际,创新探索转型路径,积极推动货币金银业务转型发展。

货币金银业务面临的新形势

移动支付对传统现金服务冲击更深一方面,随着以5G技术为代表的科技金融深入推进,高效、便捷的非现金支付将在更多场景得到应用,支付的方式与习惯也将进行重构,需求端对现金的依赖将进一步缩减;另一方面,央行数字人民币的加快推广,对基础货币的替代将逐步增加,在现金供给端将深刻影响基础货币的发行,进而可能引发“多米诺”效应。

库房安全管理对业务合规要求更严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采取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发行库风险大排查,制定从业人员职业行为准则、廉政风险事项,开展从业人员警示教育、存量问题清零等一系列措施,从制度、思想、行为上全面从严从重划定“底线”、管控“红线”,实行安全事件“零容忍”,对从业人员行为约束更加严格。

传统反假方式对公众意识培养更难当前,人民银行反假宣传、培训主要聚焦农村地区,聚焦老年人群,年轻人参与度不够;采用的方式大多为折页宣传、现场讲解的形式,对老年人效果较差,对年轻人吸引力不足。而随着移动支付的发展,习惯于手机支付的年轻人可能会逐步成为纸质假币知识“文盲”,随着年龄增长进而成为主要受害人群,这对整个社会反假能力提升不利。

货币金银业务转型路径思考

库房操作向智能化转型随着移动支付和数字人民币的推进,人民银行现金业务虽不会消失,但总量将不断降低,业务量少与操作人员多、体力和身心健康受到较大影响之间的矛盾将逐渐凸显。彼时,发行库将逐步由机械化转为智能化,把操作人员从严格的机械式操作中释放出来,充分利用二维码、人脸识别、自动预警等技术实现资金安全保障,减少不必要的人力、物力消耗,提高效率,体现人文关怀。

辅助业务向市场化转型随着现金业务总量的减少,以及商业银行为了节约其设置代理库所增加的成本,央行发行库在现有基础上,预计将进一步精简,并重新规划布局,突出重点效能库房作用,这将对整个现金供应链产生影响。为降低整体现金运行成本,对守卫押运、库房管理、销毁清分等操作性业务将有控制地逐步放开,引导、促进相关业务市场化、规范化发展。具体看:发行基金押运调拨或将委托给第三方物流公司或押运公司,残损币复点清分业务将进一步实现外包管理,纪念币发行将完善市场化运作,以实现成本降低,效率提升。

现金服务向数字化转型一方面,将把业务外包、智能化转型而节约的人员转移至服务支撑上,实现管理职能与操作职能相互分离,以解决社会公众临时性、个性化现金服务、数字人民币监管等方面需求;另一方面,开发相关软件或应用程序,对人民银行、商业银行、社会公众三方数据进行整合集成,实现数据共联、共享,“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以解决人民币现金服务个性化需求与人民银行现金服务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

反假业务向多样化转型切实发挥反假联席工作会议牵头作用,增强各成员单位工作合力,将反假货币宣传列为公益广告宣传重要内容,扩大反假货币收缴主体;聚焦青少年群体,因地制宜编写反假教材或读本,开展反假知识进课本、进课堂活动,将反假培训教育纳入学生“第三”课堂;联合商业银行,定期开展教学,与专业机构合作,充分借助当今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方式,如“二次元、富媒体”,进行反假知识宣传,线上线下同步,提高青少年反假意识和能力。

职工队伍向专业化转型注重货币“金银文化”建设,发挥先进文化的引领作用,逐步转变对货币金银业务简单、机械、枯燥的认识误区,引入现代物流管理和服务理念,以思想转变促进行动转变;完善绩效考核,激发人员内生动力;优化职工队伍人员结构,加强人员培训,逐步实现职工队伍向年轻化、复合型人才转变。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湖南省怀化市中心支行)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在线订报
| 在线投稿 | 手机版
主办单位: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社
ICP证:京ICP备180384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