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春节,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是传统上的农历新年。春节俗称“年节”,传统名称为新年、大年、天腊、新岁,口头上又称度岁、庆新岁、过年。中国人过春节至少已有4000年以上的历史。在民间,旧时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九日。在现代,人们把“春节”定于农历正月初一,但一般至少要到农历正月十五(上元节)新年才算结束。
春节,早在隋唐时期,便已成为国家法定节日,唐开元年间《假宁令》规定,元日、冬至各给假七日,迎春的习俗传至东亚多个国家。目前,春节正逐渐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可和广泛参与。
1949年9月27日,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通过了使用世界上通用的公历纪元,把公历的元月一日定为元旦,俗称阳历年;农历正月初一通常都在立春前后,因而把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俗称阴历年。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两年。”从字面上来看,春节特指“正月初一”这一天。但从实际情况和文化传承来看,春节是以年终岁首为核心的一系列迎春活动的总和,即“辞别旧岁、团圆守岁、迎接新年”。大江南北张灯结彩,小街小巷敲锣打鼓,送灶神、扫庭院、置年货、守年夜、贺新春,每个人用独特的方式别旧年、盼新岁。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甲骨文中的“年”字,是人背禾的象形字,指代“收成”。《说文解字》中称:“年,谷熟也。”经过一年到头的辛苦操劳,年终团聚时,人们披红戴绿、杀鸡宰羊、走亲访友,是对一年风雨生活的告慰,也是对一年收成的感恩及来年风调雨顺的憧憬。平时不常见的亲朋在春节期间得以相聚,“酒食相邀”,联络情感,共话明天,这也是百姓心中向往的日子吧。
春联是众多春节喜庆氛围中必不可少的助攻。“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古代过年是用桃符作为“春联”挂在门上。宋代之后,有字的春联逐渐流行起来,一般是对偶的上下两联,要求平仄相对、对仗工整,这方便于语意表达,不仅表达了主人家祝福和期盼的心意,也是展现主家气质及家风的门面。春联长短不一,含义丰富、寓意美好。比如“花开富贵,竹报平安”一联,用字虽少,言简意赅,用短短的两句话八个字,简单明了地表达了主人家过年时的高兴劲儿,还体现出对新年的期盼——安康、平安、兴隆。
守岁是春节喜庆氛围到达顶峰的重要礼仪。一家人其乐融融围坐于炉火边,谈天说地、通宵达旦,守候新岁到来。在晋朝,守岁还是四川的地方习俗,到唐代时,已成为全社会的年俗。“暮景斜芳殿,年华丽绮宫。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阶馥舒梅素,盘花卷烛红。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这首诗描写了唐朝宫廷除夕守岁时候的情景,洋溢着节气喜庆的氛围,表达了唐太宗对国家繁荣强大的美好期许。“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寒夜孤灯,游子与家人两地相隔,委曲婉转,感人肺腑。
喝屠苏酒、挂桃木符、放爆竹、送小辈儿压岁钱乃至而今的电子红包、“五福”活动等等,不难看出,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庆祝方式,不仅节日的习俗在变,而且节日的时长、名称都不同。但值得骄傲的是,春节从未消失,从古代走到现在,历久弥新、赓续不绝。当下的我们,生逢盛世,交通四通八达,相聚也不再是难事,家人们共聚一堂,吃着年夜饭,看着联欢晚会,在新年钟声中迎来岁月的更替。然后,走亲朋、访好友,见面互道:“新年好!”在庙会、电影院、戏台、小吃街中体验暖暖的幸福。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代表的是开始,也是希望。愿人们都能在新的一年乘风破浪、万事顺遂!
(作者单位:河北邢台农商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