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数字报纸

2025年2月18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36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要闻 湖南省农信联社与三家单位达成战略合作 天津农商银行加强教育培训 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四心”砥砺谋发展 笃行不怠启新程 ——2024年陕西省农村信用社高质量发展纪实 银行跨界服务大有作为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河南监管局 谱写绿色金融大文章 图片新闻 四川农商联合银行(眉山)聚焦区域发展   存贷款总额突破2000亿元 山西农商银行坚守主责主业 金融助力实体经济开新局

按日期检索

12 2017
3
4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四心”砥砺谋发展 笃行不怠启新程 ——2024年陕西省农村信用社高质量发展纪实

□ 作者 王钰

回望刚刚过去的2024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委金融办、省财政厅和金融监管部门的支持指导下,陕西省农村信用社(以下简称:陕西农信)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坚守做好“‘三秦’百姓的专心银行、贴心银行、良心银行、放心银行”的发展定位,秉承“求质不唯量、求难不求易、求实不务虚、求稳不贪大”的经营理念,围绕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深化“三个年”活动和支持经济稳定增长部署要求,坚定信心、真抓实干,业务经营总体保持稳中求进、稳中向好态势。

截至2024年12月末,陕西农信资产总额1.13万亿元,全年累计投放贷款5548亿元,各项贷款余额5158亿元,较年初增加455亿元,各项存款余额9347亿元,较年初增加716亿元,存贷款总量和增量持续稳居全省同业前列。

铸魂强基

以高质量党建引领

保障企业高质量发展

陕西农信持续强化理论武装,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金融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作出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扎实推进党纪学习教育,配发学习教材5000余册,自主开发“党纪学习教育”APP,累计培训系统内党员3090人次;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制定《加强作风建设“十条措施”》,印发《干部员工违纪违法行为负面清单》,扎实开展“坚守主责主业 依法合规经营”主题活动,切实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向纵深推进。

陕西农信编印《“农信党旗红”党支部实务操作手册》,着力提高各级党组织党建工作能力和水平;坚持示范引领,挖掘梳理经验做法,坚持按季评选岗位先锋、按年评选岗位标兵,全辖已建立特色党支部350余个。陕西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以下简称:省联社)被中国文化管理协会授予“全国企业党建实践创新典范单位”。“农信党旗红”党建品牌先后获评“全国金融系统新时代极具前瞻和引领价值党建品牌”“全国农信系统党建创新案例”等。

陕西农信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建立优秀干部库,优化组织架构,建强干部梯队;抓好员工培训,制定《教育培训三年规划(2024—2026年)》,开展3858期培训;通过“农信网校”开展105场直播培训,受训5.7万人次;开展第五批“琢璞”计划,派29名机关干部赴基层一线参加实践锻炼,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能。

陕西农信建设并用好农信史馆、铸魂·全面从严治党主题馆等有形载体,筹建农金文化馆、支农支小馆等主题场馆,将中国特色金融文化融入高质量发展实践;在省联社成立20周年之际,举办陕西农信文化成果发布会,发布《延安时期红色农信》课题研究成果和《波澜壮阔七十年》系列丛书、农信组歌“三部曲”等;多名农信人在全国、全省多项业务竞赛和各类文体比赛中摘金夺银,并获得全国金融五一劳动奖章、陕西省技术能手等荣誉。

提质增效

以高质量金融服务

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过去一年来,陕西农信主动肩负起地方金融排头兵的使命与担当,全力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扎实开展“三个年”活动,着力支持“四个经济”发展,全力服务陕西地区经济稳增长大局。

陕西农信与陕西省科技资源统筹中心签订《科技成果转化/企业金融合作框架协议》,2024年累计向高新技术及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发放贷款超73亿元,累计向“秦科贷”名单内企业发放贷款81亿元;制定20条绿色金融服务措施,累计发放绿色贷款超135亿元;向全省养老产业预授信150亿元,建立柜台内外全方位适老支付服务体系。截至2024年12月末,陕西农信已累计创建1485个“适老化”支付服务示范网点,获评“2024年度养老金融示范服务机构”称号。

陕西农信持续深化“三个年”活动,锚定“两重”领域,累计向“银百高速”“咸阳年产40万吨高端包装用纸”等34个省级重点项目及相关企业发放贷款超41亿元;扎实履行“七条产业链主办行”和“三条产业链主要参与行”职责,全年累计向34条工业重点产业链及8条文旅产业链发放贷款212亿元,向8条现代农业产业链发放贷款1068亿元。

陕西农信全力支持民营和小微企业发展,贯彻落实并主动融入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建立省、市、县三级联动工作机制,全年走访企业1.3万家,授信客户和贷款客户均超过2500户,全年累计发放民营企业贷款2645亿元,累计发放小微企业贷款1856亿元。

陕西农信聚焦消费升级精准施策,以推动“两新”工作为重点,印发《金融支持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实施意见》,开发专属信贷产品,累计发放贷款9亿元;通过“网格化”金融服务和贷款专营网点,将金融资源向营利性服务业倾斜,贷款余额1057亿元;稳妥有序开展存量房贷利率调整,完善个人房贷利率定价机制,惠及19万余名客户,每年让利约1亿元。

守正创新

为乡村振兴和

民生福祉注入金融力量

陕西农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充分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厚植支农情怀,勇担惠民使命,全力当好服务乡村振兴的主办银行,为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注入强劲金融动能。

陕西农信持续推动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十百千示范创建”“农村金融夯基”“助力产业振兴”三大工程,近两年累计发放乡村振兴贷款2779亿元,发放春耕备耕、“三夏”等重要农时贷款305亿元;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向脱贫地区、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和脱贫人口分别累计发放贷款2645亿元、1380亿元、120亿元,其中脱贫人口小额信贷占全省同业的96%;持续推进“信用村(镇)创建三年提升”和“授信客户三年倍增”专项行动,两年累计净增授信客户126万户,全省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建档率均超95%,两年累计净增信用村3109个、信用镇111个。

陕西农信按照《数字普惠贷款体系“千人千面、百行百策”差异化支撑能力建设工作方案》升级“e农贷”,优化“秦V贷”和“乡村V贷”,稳步推进系统迭代更新,提升金融服务需求响应速度。截至2024年12月末,陕西农信累计发放数字普惠贷款6689.76亿元,规模位居全国农信前列。陕西农信持续强化线上平台的金融服务能力,加强餐饮、教育、医疗等民生行业的场景金融服务支撑。截至2024年12月末,陕西农信收单业务累计拓展商户超57万户,场景金融累计拓展客户超3万户;同时,加强大数据平台、智慧城市、数字乡村场景建设,全省正常运营“金融e站”1.05万个,客户覆盖率超32%;围绕普惠金融“线上+线下”协同发力,全面完成网点智能化转型,推动虚拟数字员工建设。2024年,陕西省联社多个信息科技项目获科技金融发展专项奖、金融科技应用创新奖,获评农村金融科技创新优秀案例(解决方案)。

2025年,陕西农信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积极承担金融企业的使命与担当,沿着服务“三农”和实体经济主航道,不断探索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金融模式,坚定信心、勇毅前行,奋力书写金融助力陕西高质量发展新答卷。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在线订报
| 在线投稿 | 手机版
主办单位: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社
ICP证:京ICP备180384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