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尚希
我国有近亿个小微企业经营者,但由于其组织化程度不高及自身的脆弱性,传统金融模式往往难以触及其真正的痛点、难点。目前,尽管金融机构采取了结构性货币政策来支持小微企业经营者融资,但货币政策的传导难以形成“毛细血管式”的渠道,在具体实践中所发挥的作用有限。近年来,数字革命背景下迅速崛起的数字金融,为破解这个难题提供了新的希望和机遇。
刘尚希认为,从数字金融的使用场景和特色出发,它能够适配小微企业经营者的融资需求,可破解传统金融模式与小微企业融资需求不适配的困境,同时也是传统金融转型发展的战略方向。
为此,刘尚希建议,我国应加快制定数字金融规范。目前,我国还缺乏适应数字金融的相应准则和规范,这既不利于数字金融的监督,也不利于数字金融自身的发展。根据数字金融实践和其新的属性,制定阶段性的数字金融发展规范是当务之急。此外,我国对数字金融风险的监控要与时俱进。数字金融具有大数据和智能风控优势,有利于数字金融机构控制经营风险。但小微企业经营者与之处于不平等的地位,易给不法机构留下空当,近年出现的“套路贷”等不法现象提供了旁证。换言之,目前针对传统金融的监控可能不适配数字金融发展的新模式,应根据其发展现状逐步完善风险监控方式,严厉打击金融欺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