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数字报纸

2025年3月10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36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两会特刊 全国政协委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副院长、教授孙洁 金融机构为养老金产品进行风险评级 全国政协委员、恒银科技董事长江浩然 优化金融服务 助力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刘尚希 以数字金融模式破解小微企业经营者融资困境 全国政协委员、广东证监局局长杨宗儒 做好“养老金融”大文章 推动投资端改革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银行湖北省分行行长林建华 支持金融机构参与全国碳市场 全国人大代表、国家开发银行天津市分行行长顾天翊 推进科创金融政策体系建设,开展机制产品创新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天府银行董事长黄毅 加强银行与非银机构联动,有效服务科技型企业 全国人大代表、立信会计师事务所董事长朱建弟 制定金融基本法,完善金融监管体制和技术

按日期检索

12 2017
3
4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刘尚希 以数字金融模式破解小微企业经营者融资困境

刘尚希

我国有近亿个小微企业经营者,但由于其组织化程度不高及自身的脆弱性,传统金融模式往往难以触及其真正的痛点、难点。目前,尽管金融机构采取了结构性货币政策来支持小微企业经营者融资,但货币政策的传导难以形成“毛细血管式”的渠道,在具体实践中所发挥的作用有限。近年来,数字革命背景下迅速崛起的数字金融,为破解这个难题提供了新的希望和机遇。

刘尚希认为,从数字金融的使用场景和特色出发,它能够适配小微企业经营者的融资需求,可破解传统金融模式与小微企业融资需求不适配的困境,同时也是传统金融转型发展的战略方向。

为此,刘尚希建议,我国应加快制定数字金融规范。目前,我国还缺乏适应数字金融的相应准则和规范,这既不利于数字金融的监督,也不利于数字金融自身的发展。根据数字金融实践和其新的属性,制定阶段性的数字金融发展规范是当务之急。此外,我国对数字金融风险的监控要与时俱进。数字金融具有大数据和智能风控优势,有利于数字金融机构控制经营风险。但小微企业经营者与之处于不平等的地位,易给不法机构留下空当,近年出现的“套路贷”等不法现象提供了旁证。换言之,目前针对传统金融的监控可能不适配数字金融发展的新模式,应根据其发展现状逐步完善风险监控方式,严厉打击金融欺诈。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在线订报
| 在线投稿 | 手机版
主办单位: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社
ICP证:京ICP备180384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