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融服务的道路上,古交农商银行始终秉持“扎根‘三农’、服务百姓”的初心,将志愿服务的触角延伸到社区街巷、田间地头。今年以来,该行组织开展了“金融为民·暖心相伴”系列志愿活动,通过金融知识宣讲、关爱特殊群体、上门服务等举措,用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金融机构的责任担当。
在市民广场,古交农商银行志愿者用方言讲解真实案例,吸引附近居民驻足。该行组建了金融宣讲志愿服务队,定期走进社区、乡村、企业,通过现场设置宣传摆台,悬挂宣传海报及条幅,设立典型案例展架、用方言土话讲解经典案例、发放宣传小礼品等方式,把复杂的金融知识转化为群众听得懂、记得住的生活常识;同时,精准识别各类客户群体,推出“分龄服务”,让金融知识普及更精准——该行工作人员针对老年人重点讲解防范非法集资、识别假币技巧,针对年轻群体解析信用卡安全用卡、理性消费理念,针对小微企业主讲解普惠金融政策。今年以来,该行已开展金融知识宣讲10余场,覆盖群众千余人次。
该行定期举办相关志愿活动,为环卫工人、外卖骑手等户外工作者送上暖心慰问,并在辖内18个网点设立“爱心驿站”,配备微波炉、医药箱、充电设备、开放空调休息区等,为其提供歇脚点。除了生活关怀,该行更注重解决其实际困难。针对户外工作者金融知识薄弱的特点,该行专门开发了“驿站微课堂”,利用其休息间隙为他们讲解反假币、防诈骗、优惠活动等知识,用实际行动践行“金融向善”理念。
近期,李大爷忘记了存折密码,却因腿脚不便无法亲临网点重置密码。该行得知这一情况后,组织志愿者携带相关资料上门,核实身份信息、签订代理协议,最终成功解决了李大爷的难题。基于其建立特事特办流程及上门服务台账,该行重点针对高龄、残疾、重病等群体提供预约上门服务,根据客户需求制订专属金融方案,并为其讲解当期金融优惠活动。今年以来,该行已办理社保卡激活、密码重置等上门业务90余笔。
金融服务的价值不仅在于数字增长,更在于让群众感受到温度。从营业厅堂到社区街巷,从金融知识普及到民生关怀实践,古交农商银行用有温度的服务架起“连心桥”,持续深化“金融+党建+志愿”服务模式,聚焦“一老一小”、户外劳动者、新市民等群体需求,创新惠民服务模式,将雷锋精神、“背包精神”融入普惠金融、助农惠企等工作中,让普惠金融的阳光照亮更多角落,以更高标准践行金融机构的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