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数字报纸

2025年7月1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36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要闻 一家让客户“爱到恨”的农商银行 ——溧水农商银行服务“三农”发展纪实 用文化打造干部队伍优良作风 党建领航 赋能金融机构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第二届金融机构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经验交流会”于革命圣地井冈山举行 太原农商银行强化体系建设 以文化软实力铸就发展硬支撑 凝心聚力启新程 奋楫笃行谱新篇 ——沧州农信“一池两新万企”行动工作纪实

按日期检索

12 2017
3
4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金融强农的“江苏实践”系列报道

一家让客户“爱到恨”的农商银行 ——溧水农商银行服务“三农”发展纪实

□ 作者 本报采访组 徐道红 李道海 张振京

“我爱溧水农商银行,从南京地区首笔农业合作社贷款到首单农业项目融资,他们以敢为人先的魄力,为我们公司发展的每个节点提供了定制化融资支持。截至目前,我们公司的贷款余额达4700万元。我也恨溧水农商银行,没有他们有求必应、周到、有效的服务,我们公司的步子就不会迈得这么大,这让我们太累了。”南京溧水秦淮梅园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秦淮梅园)董事长陈龙云“爱恨交织”的幽默感慨,道出了江苏溧水农商银行的服务内核。

在南京市溧水区的金融版图上,一组数据格外亮眼:溧水农商银行存款规模突破300亿元、贷款总额220余亿元,其中150余亿元精准投向涉农及小微领域;服务贷款户超3万户,企业贷款客户近1500户。作为区域内存款规模、支农支小贷款总量、服务企业户数的“三料冠军”,该行以“敢贷的魄力、会贷的智慧、能贷的坚守”,在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赛道上跑出了令人瞩目的“溧水速度”。

敢贷:破冰农业融资困局,从“无人区”到“样板间”

2011年的寒冬,面对秦淮梅园提交的农业项目贷款申请,溧水农商银行选择迎难而上。当时农业项目贷款尚处于金融领域的“无人区”,既无成熟的风控模型,更缺乏配套支持政策。在这一背景下,该行联合农技专家、资产评估机构、法律顾问组建专项小组,实地调研梅树生长周期、加工产业链价值、文旅开发前景,为秦淮梅园量身定制专属农业项目贷款。溧水农商银行首单农业项目贷款的发放,不仅让秦淮梅园建成华东最大的梅花主题生态园,更催生出“农业项目贷款评估九步法”这一行业标准。如今,秦淮梅园已发展为占地2600亩、年产值超7000万元的“三产融合”标杆,带动200余户农户年均增收超5万元。

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痛点,该行先后推出专属惠农系列产品包:为家庭农场定制“惠农快贷”“金陵惠农贷”产品,为新农人开发“富农易贷”、创业小额担保贷款。截至2024年末,该行累计发放涉农贷款30亿元,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500余家,其中90家成长为省级农业龙头企业。

会贷:精准“滴灌”,构建“三农”金融新生态

溧水农商银行拥有31个网点、131个金融便民服务点。多年来,该行充分发挥金融服务覆盖面广的优势,大幅提高风险识别精度、业务处理效率、产品匹配度,成功构建了多层次、协同化、数字化的“三农”金融服务生态。截至目前,该行累计发放“金陵惠农贷”20余亿元,贷款余额近4亿元,惠及农户1600余户。

溧水农商银行主动推进和不同金融机构之间的互动与合作,和农业担保公司共同推出“农担贷”,极大地降低了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门槛。截至目前,该行累计发放“农担贷”7.15亿元,贷款余额1.5亿元。

为助力乡村产业振兴和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溧水农商银行推出“金陵兴村贷”产品,实行“镇审批”机制,推动村“两委”班子成员统一思想,对项目实施形成合力,从而保障贷款能够用于实处。截至目前,该行已支持11个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贷款金额2400万元。

能贷:织密普惠金融网络,打造“最美零距离”

溧水农商银行辖内31个网点、131个金融便民服务点构成了“15分钟金融服务圈”。该行在偏远行政村创新设立“流动银行车”,推进客户经理初审、支行客户经理实地核查、总行大数据交叉验证的信贷服务模式;推进产业链金融服务工作,为新能源汽车、新医药与生命健康、智能装备、智能家居四大支柱产业注入金融动能;深化“政银”协同合作,与农业农村局共创“金陵系列”惠农支农产品,为“三农”领域提供金融支持。这种“毛细血管式”的服务带来了惊人的触达率,全区45万人口中,每14人就有1人获得过该行的信贷资金支持;1500家贷款企业中,92%为年营收5000万元以下小微企业,涉农与小微企业贷款占比超过80%,真正实现了金融服务不离本土的目标。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在线订报
| 在线投稿 | 手机版
主办单位: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社
ICP证:京ICP备180384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