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盛夏,山西省侯马市的田野上麦浪翻滚,农机轰鸣。在新田乡的麦田旁,农户张大哥正通过农商银行的小程序办理“富农贷”申请。“上午申请,下午到账,买收割机的钱就不用愁了!”他擦着汗笑道。这样的场景遍布侯马乡村,成为山西侯马农商银行深化“党建+两进两服务”工程的生动注脚。
今年6月以来,侯马农商银行党委紧扣夏收夏种关键农时,以“驻点服务、田间课堂、农时快贷”三项举措为抓手,组织党员干部下沉一线,主动将金融服务精准送达田间地头,用“党建红”守护“丰收黄”。
傍晚时分,侯马农商银行“助农服务队”的红色帐篷支在地头,宣传册摆满长桌,发卡机、便携式打印机、验钞机等设备一应俱全,两名佩戴党徽的员工正为农户办理业务。为应对夏收时节资金需求急、时间紧的特点,该行党委组建“麦收先锋队”,在设施农业重点村设立“地头服务站”,实行定点、定时、定人的“三定”服务机制,把金融服务嵌入农户生产动线的每一个节点。
“老少爷们歇个晌!咱讲讲咋防‘假粮贩’诈骗……”牛村的树荫下,该行客户经理举着扩音器开讲。她脚穿沾满泥土的运动鞋,手中的宣传资料被翻得卷了边。针对夏收期间资金流动大、诈骗高发的特点,该行着力打造“垄间十分钟”微课堂体系,利用农户歇晌、等农机、排队卖粮的碎片化时间,开展靶向式金融知识普及。课程设置聚焦资金安全、便捷支付和惠民政策,通过演绎“假承兑汇票”“高价订金诈骗”等典型案例、演示手机银行“一键卖粮”转账功能、解读农业保险理赔和粮食补贴发放新规等方式,提升群众反诈意识和对产品、政策的了解程度。
“从申请到放款1小时。”西新城村的卫师傅看着到账的20万元“富农丰收贷”,连连竖起大拇指。针对夏收夏种资金需求“短、频、快”的特点,侯马农商银行党委创新推出“农时快贷”产品矩阵,让金融“活水”精准灌溉田间地头。针对农户“惧贷”“拒贷”的心理症结,侯马农商银行积极实施“去金融化”改造,推行“窗口革命”计划,设置“首问责任岗”,推行“三分钟响应制”,做到“客户咨询立即应答、简单需求当场答复、复杂问题限时反馈”;工作人员尽量不预约客户来网点办理业务,降低客户怕麻烦的心理,将贷款面签环节前置到田间地头,实现“调查即受理、审批即签约”的一站式服务,用脚步丈量需求,切实让金融服务“沉下去”。如今,这支年轻的客户经理队伍,正用“铁脚板+软心肠”的工作模式,把金融服务送到农户“家门口”,并通过“精微快贷”的多个特色子产品,覆盖多个金融场景。
在党建旗帜引领下,侯马农商人用沾泥带土的皮鞋丈量民情,用带着麦香的服务温暖民心。当金融服务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每一粒麦穗的饱满都是对该行践行“金融为民”初心的最好见证——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百姓银行”的承诺正化作滚滚麦浪,涌动着丰收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