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北红安农商银行通过创新运用“执转破”机制,成功为一笔逾期风险贷款挽回损失,收回资金两百余万元。这是该行首次通过“执转破”机制实现债权保全,成功探索出一条不良资产处置新路径。
H包装公司2018年因流动资金需求,向红安农商银行申请贷款300万元。原本该公司生产经营向好,但受市场环境变化和自身经营策略失误等多重因素影响,贷款到期前该公司经营状况急转直下,最终陷入“厂垮人散”的困境,完全丧失还款能力。
面对贷款逾期,红安农商银行第一时间启动清收机制,多次与企业负责人沟通督促还款。2023年,红安农商银行向法院申请对该公司抵押厂房进行强制执行,但执行阶段再遇“拦路虎”:抵押厂房两次网拍均告流拍,资产价值持续缩水;计划对企业法人采取强制措施时,对方却因突发疾病离世,导致信用惩戒措施被迫终止。
“当时这笔贷款已被列入高风险名单,常规清收手段几乎用尽。”经办客户经理回忆道。2024年初,红安农商银行积极探索处置新路径,深入研究相关法律法规与政策,决定尝试“执转破”模式——在执行程序中,正式向法院提交对该包装公司的破产清算申请,推动通过法定破产程序对企业资产进行全面清查、规范处置,实现债权公平清偿。该行迅速成立专项工作小组,一方面系统梳理贷款合同、还款记录、诉讼文书等资料,为破产清算申请夯实证据基础;另一方面加强与法院的常态化沟通,及时汇报案件进展与难点问题,争取司法支持。法院受理申请后,依法指定专业破产管理人对企业资产开展全面清查、评估与审计。在企业存量资产处置阶段,红安农商银行主动提供拍卖信息支持,推荐优质竞买人成功摘牌。2025年6月,随着破产清算案圆满结案,两百多万元现金顺利划入农商银行账户——这笔曾被视为“坏账”的贷款,在“执转破”的创新实践中重获新生!作为优先债权人,红安农商银行不仅最大限度挽回了资产损失,更以规范透明的处置过程,为其他债权人树立了公平清偿的标杆,赢得了法院与经营主体的一致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