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两年,当四川凉山农商银行的工作人员再次踏上会理市大发村的土地,迎接他们的依然是那片熟悉的、被盛夏阳光染成深绿的石榴园。然而,与两年前相比,会理恒仟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继恒的“石榴王国”已悄然焕发出更强劲的生机与活力。这位与石榴打了17年交道的汉子,笑声愈发爽朗,眼神中闪烁着对未来发展的笃定。
光伏赋能,绿色发展添动能
走进该合作社的核心区域,最引人注目的便是成片整齐排列的深蓝色光伏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源源不断地吸收着能量。“这是我们去年咬牙投入35万元建起来的光伏电站!”王继恒自豪地介绍道。他算了一笔精细账:光伏电站日均发电量近400度,不仅完全满足了冷库、灌溉设备等生产用电需求,显著降低了运营成本,多余的电量还能并入电网,带来稳定的额外收益。“以前电费是笔不小的开销,现在相当于有了‘阳光存钱罐’,晒着太阳就把钱挣了,真正走上了绿色低碳发展的路子。”王继恒称其为降本增效的“秘密武器”。
水利筑基,旱涝保收底气足
目光投向石榴园深处,一座崭新的、容量达4万立方米的大型蓄水池如同镶嵌在山间的绿宝石,在阳光下波光粼粼。这是王继恒为解决石榴生长关键期的用水难题,又一项50万元的大手笔投入。“会理的天气,最怕关键时刻缺水。以前遇到旱季,真是急得睡不着觉。现在有了这个土工膜水池,再也不用为石榴关键生长期用水着急了。”王继恒感慨道。这池碧水,成了他应对气候变化、保障石榴品质和产量的坚实后盾。
品种焕新,市场竞争力跃升
谈及石榴本身的变化,王继恒更是兴致勃勃。他引领农商银行员工走进果园深处,指着挂满枝头、明显比传统品种更显饱满红艳的果实说:“看,这就是我们这两年开发的新品种——‘红如意’和‘六月红’!”为了抢占高端市场,提升产品附加值,王继恒通过农商银行的资金支持,果断对部分老品种进行了更新换代。“新的石榴品种不仅外观更诱人,色泽更均匀鲜亮,像红霞一样,而且籽粒更大更软、汁水更甜更足,最关键的是,其成熟期较其他石榴品种更短。”王继恒介绍道。这些新品种在市场上非常抢手,价格也更具优势,显著提升了该合作社的整体收益和市场竞争力。
金融“活水”持续灌溉“三农”沃土
支撑王继恒大胆投入资金、不断进行产业升级的关键力量,依然是凉山农商银行会理支行持续注入的金融“活水”。当被问及资金情况时,王继恒脸上露出了感激的笑容:“农商银行真是支持我们发展石榴种植产业的‘及时雨’!今年,凉山农商银行开展第三轮整村授信时,为我精准匹配了‘惠商贷’贷款产品,我的授信额度也从两年前的80万元直接增长到了140万元!”这60万元的增量授信,精准注入王继恒扩大再生产的关键环节——光伏电站的铺设、大型蓄水池的挖掘、优质新品种的引进与推广。他坦言:“没有农商银行的这140万元信贷资金支持,我更新设备、升级石榴品种、扩大种植规模的步子,不会迈得这么快、这么稳。”
从“输血”到“造血”的振兴之路
站在山岗上,俯瞰着覆盖光伏板的园区、波光粼粼的蓄水池、挂满优质新品种的果园以及那座运转良好的现代化冷库,王继恒感慨万千。“回想23岁那年,第一笔2万元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恰似点燃我梦想的火种。而如今的140万元授信,更如同助推我梦想腾飞的翅膀——这背后,是凉山农商银行‘惠商贷’‘蜀信e贷’等一整套愈发精准的金融产品在坚实支撑。”他动情地说道,“农商银行不只是‘输血’,更教会我们如何‘造血’,真正将振兴乡村的信念和适配的金融产品‘贷’到了我们的心坎上,也落到了实实在在的产业升级里。”
农信春风再度拂,光水新果映丰年。王继恒的石榴种植产业在凉山农商银行会理支行金融“活水”的精准浇灌下,正谱写着一曲产业升级、绿色转型、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新乐章。那漫山遍野愈加鲜亮的石榴红,是科技赋能、金融支撑、勤劳双手共同绘就的小康底色,更是乡村产业振兴活力的生动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