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市安州区是全国产粮油大县、“天府菜油”基地示范县、四川省“10+3”粮油产业重点县。该区实施粮食流通提质增效项目,大力发展粮食物流和精深加工产业,是全省打造成德绵眉资遂现代粮食产业聚集带的重要抓手。
据了解,目前安州区已建成省五星级现代农业园区1个、省三星级现代农业园区1个、市级现代农业园区3个,认证“两品一标”农产品29个。
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四川绵阳农商银行认真贯彻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和金融服务“三农”领域发展的相关要求,把粮食安全这一“国之大者”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聚焦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完善农业信贷体系建设,加大信贷资源向“三农”领域的倾斜力度,让更充沛的金融“活水”涌向田野,充实产粮“钱袋子”,填满丰收“米袋子”,以全方位、成体系、特色化的金融服务为保障粮食安全提供重要支撑,稳住耕地“压舱石”,挑稳助农“金扁担”,共绣乡土大地“粮”辰美景。
开展“走千访万”活动
为丰收“打卡赋能”
“绵阳农商银行塔水支行的前身是塔水信用社,在这片土地上扎根很深,七十年来为‘三农’领域服务的纽带从未断裂。”绵阳农商银行塔水支行法定代表人刘堂金介绍道。
今年开春以来,该支行以“走千访万”、整村评级授信等活动为基础,通过入户调查农户资金需求,以召开客户交流座谈会和“乡村坝坝会”等形式,把金融产品、金融服务主动送到农户手中,以进一步实现“基础金融服务不出村,综合金融服务不出镇”的目标。该支行对急需资金且资料符合要求的农户实行“限时办结”和“首问负责制”,进一步简化贷款办理流程,及时满足辖内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资金需求。
据刘堂金介绍,截至8月末,该支行已累计为塔水镇辖内产业授信1.11万户,授信金额6.3亿元,覆盖粮油种植、蔬菜种植、水果种植等多个领域。截至目前,该支行已累计放贷3.2亿元。
采取“三要三不”策略
全力丰盈“天府粮仓”
走进位于塔水镇七里村的发阳家庭农场,循着阵阵葡萄果香,便能看见挂在枝头的一串串绿中带黄的阳光玫瑰葡萄。该家庭农场负责人邓步华是一位返乡农民工。怀揣着造福家乡的初心,他返乡创业,数年如一日潜心经营、刻苦钻研,终于将葡萄产业发展到了如今的规模。
据了解,绵阳农商银行塔水支行针对辖内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户提供免抵押的纯信用贷款,最高额度可达30万元。该类产品是绵阳农商银行塔水支行面向农户需求研发的“拳头”产品,其贷款户数、贷款余额占支行整体比例均超90%。值得一提的是,针对政府确权颁证的农户,无需办理抵押登记,该支行就能为其提供最低至LPR的纯信用贷款。
绵阳农商银行塔水支行切实把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优服务、惠民生的有力措施和实际成效。该支行客户经理根据管村管片安排,无惧酷暑严寒,对辖区内土地流转承包大户、种粮专业合作社、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村新型经济组织和粮食加工企业进行全面摸排,以进一步落实各类经营主体的生产资金需求,通过主动上门对接,为客户提供精准度高、可行性强的金融服务方案。
“针对农业种植户,我们进一步优化放贷流程,提高放贷效率,执行‘三要三不’规定:要客户经理一次性告知客户全部所需资料,不让客户多进一次门;要客户经理在符合办贷条件的情况下当日放款办结,不让客户多等一天;要客户经理做好贷后维护服务工作,教会客户使用手机银行APP,确保随贷随还,不让客户只贷一回。”刘堂金介绍道。
该支行以整村批量评级授信为抓手,实现村组农户信息全面建档,通过与村社干部共同开展“背靠背”评议,为农户进行差异化全面授信,最终达成“农户经济档案100%采集、符合条件农户100%授信”的目标。除此之外,该支行还着力培养客户经理“知农时,知农事”的能力,要求其熟悉农业各细分行业资金投放与收回的季节性特点,在适当时间匹配资金和收回资金。
多年来,绵阳农商银行塔水支行扎根乡土、服务“三农”,以精准信贷、高效服务为安州区粮食安全与产业发展注入金融动能。未来,该支行将持续深化金融助农举措,让金融“活水”更精准地流向田间地头,助力绘就农强、粮丰、民富的乡村振兴新图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