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数字报纸

2025年11月18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36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要闻 泰兴农商银行多维发力 将“科技基因”融入经营发展全过程 青海省农信联社构建全方位保障体系 铸强“一核两翼三维八融”党建引擎 资源协同 激活科技金融动能 太原农商银行聚焦“四个重点” 加大实体经济贷款投放力度 图片新闻 雄安农信传承“背包精神” 创新服务模式 润泽新区沃土

按日期检索

12 2017
3
4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雄安农信传承“背包精神” 创新服务模式 润泽新区沃土

□ 作者 王景瑞

白洋淀畔芦苇摇曳,现代化新城拔节生长。今年以来,雄安农信以“一池两新万企”行动为纽带,通过传承“挎包精神”、创新服务模式,温暖雄安人心,润泽新区沃土。

“红马甲”穿梭网格

脚步丈量服务版图

在雄安新区这片充满活力的热土上,雄安农信的“红马甲”金融服务队穿梭在街巷村落,用脚步丈量服务版图。在乡村,雄安农信以行政村为单元,织密“网格化+清单式”服务网络,将6.52万户农户的生计冷暖、476个行政村的发展愿景,尽数纳入金融服务范围,让金融服务的半径延伸至每一个有需求的角落,为乡村发展持续注入金融动能。

在城区,雄安农信告别大水漫灌式服务,紧扣区域特色、产业集群与社区肌理,构建起全覆盖的精准服务网格,5.18万家小微企业的经营脉络、13个产业园区的发展诉求,均被其精准捕捉。在下沉服务的过程中,“一户一档”数据库同步建成,里边不仅收纳了企业生产经营细节、资金需求缓急、客户信用状况“画像”,更记录着680余件被妥善解决的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场景落地暖民生

服务提质便群众

自“一池两新万企”行动的号角吹响以来,雄安农信以精准“滴灌”之势浸润辖区内的每一寸土地,以贴心入微的便民举措,聚焦园区与商圈商户的经营需求,持续打造覆盖零售、餐饮、便民服务等多元业态的金融支付场景,进一步提升广大群众对于金融服务的获得感与满意度。雄县农信联社创新结算模式,在全省农信系统率先实现“双账户结算”,打破了结算模式单一的局限,成功打造了雄山公园商圈支付场景;容城县农信联社借力容东、容西片区配套服务经营主体集中入驻的契机,大力推进支付场景建设,推动16个金融服务场景相继落地,让便民服务触手可及;安新县农信联社与当地教育部门携手,为18所学校安装门禁系统,家长通过手机银行APP便能知晓学生进出校园的记录,为孩子们的安全筑起了一道坚实的金融防线。

适老化改造暖人心

温情服务护“夕阳”

雄安农信对老年客户的关怀,藏在每一处细节里。近年来,雄安农信辖内各行社持续推进适老化改造,在营业网点配置老花镜、大字版计算机、轮椅等助老器具,并开通适老化服务窗口,极大地提升了老年客户办理金融业务的便利度。除此之外,雄安农信辖内各行社还通过开办“金融夜校”,为老年群体的资金安全筑牢金融防线。自“一池两新万企”行动开展以来,雄安农信传承“背包精神”,累计为客户提供上门服务150余次,为老年客户及特殊群体解决办事难题120余件,真正做到了让金融服务的温度跨越距离、直抵人心。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在线订报
| 在线投稿 | 手机版
主办单位: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社
ICP证:京ICP备180384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