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数字报纸

2018年9月4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36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理论 对农商银行人力资源管理的思考 找准着力点 推动农信社高质量发展 如何加强农商银行网络舆情管理 探索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新路径

按日期检索

12 2017
3
4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探索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新路径

— —以四川三台农商银行为例

□ 作者 雷 霆

目前,国家实施的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了我国农村经济发展。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落地,包括国有大型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内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将加速布局乡村,这对扎根县域的农商银行而言,既是重要的战略机遇,也是不可回避的重大挑战。农商银行主动作为,全力融入县域乡村振兴抢占发展先机时不我待。

突出的助力乡村振兴优势

三台农商银行是四川省三台县域重要的金融力量,截至2018年6月末,全行存贷规模达248亿元、占县域银行业金融机构存贷总量的44%,其中,信贷市场份额超过50%,占据县域半壁江山。与此同时,农商银行在机构、队伍、品牌等方面比较优势明显。一是网点多。三台农商银行区、乡网点95个,占当地银行业机构(157个)的60.5%,群众综合金融服务足不出镇(乡),实现了农商银行金融供给饱和覆盖。二是队伍专。多年来,农商银行基本主导了县域农村金融工作,锻造出了一支“勤奋、实干”且具备农村信贷、财政代理、基础服务等专业素养的人才队伍,能更好地服

务乡村振兴。三是品牌响。三台农商银行扎根地方60多年,在长期的农村金融服务中,与县域群众建立起了密切的互动关系,在百姓中口碑好、社会影响力强。四是与地方政府关系融洽。三台农商银行支持县域工作得到历届地方政府的高度认可,在助力乡村振兴中容易得到政府的积极配合。五是积淀厚。乡村金融工作是农商银行的起家技能和看家本领,若能把握大势,有的放矢,必能在乡村振兴中开启新局面、实现新突破。

多种支持乡村振兴的路径

乡村振兴,主体在乡村、目标在振兴,为此,结合三台县域实情,农商银行提出了“产业振兴、脱贫振兴、人才振兴和文化振兴”四个助力方略,产业是核心,脱贫是重点,人才是根本,文化是底蕴。

(一)全力助推县域特色产业振兴。一是支持一批高效农业主体发展。乡村振兴离不开龙头企业、示范大户的带动。农商银行可重点支持一批符合集约化、规模化特征,产业链完备的高效农业主体客户,重点对象包括种植养殖业供应链龙头企业“1+N”担保,基于资金流、信息流和物质流,能封闭运作的龙头企业、专合社、农户、政府、银行任意要素组合,以及产品供给稳定、消费需求大的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和农业专业合社。

二是全力支持特色农业产业做优。以麦冬、藤椒、生猪三大特色产业为主线,从供应链、价值链角度加强专项信贷产品开发,提升面向农业产业链的对接能力,依托“公司+基地+银行”和“公司+农户+银行”种养合作模式,向上扩展种苗、饲料、肥料生产客户,向下扩展乡镇农业产业园建设,支持屠宰冷链、食品深加工企业发展,通过全产业链支持,提升三大产业整体抗市场价格波动能力和行业竞争力。

(二)通过“政府+企业+贫困户+农商银行”四方联动,助力扶贫振兴。以三台县综合改革试验区和政府脱贫攻坚总体规划为主线,与当地农业局、建设局、扶贫办等政府部门积极合作,重点支持一批贫困村安居工程项目,包括贫困村道路、水利、新村聚居点建设,电网改造、宽带升级、废污处理等。同时,按照“多找客户、找好客户”理念,加强县域涉农龙头企业对接营销,积极探索“政府+企业+贫困户+农商银行”产业扶贫模式,同步大力推进土坯房改建项目。

(三)挖掘人才潜力,助力县域人才振兴。加快建设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工作队伍。对内,一是要建立一支复合型农金队伍,选拔一批青年优秀员工开展针对性培养,即在思想和行动上要“在农信、爱农信、干农信”;在业务技能上,既能办理门柜业务,也能办理信贷业务,成为业务领域的“多面手”;在知识结构上,既懂金融业务,也要学习农村生产知识,掌握农业生产规律,成为金融行业的“农业专家”。二是探索与党委组织部门联合培养“金融村官”,既让农商银行员工走入乡村,也让村官走进农商银行。具体模式为:联合组织部门招募一批人才定向培养,农商银行给予经费支持,队伍入职后既是党务工作的“排头兵”,也是农商银行的“守土先锋”,使农商银行与群众的联系更加紧密。同时,建议省农信联社出台相应政策,对现任大学生村官实施定向招聘,对特别优秀的可适当放宽条件。对外,一是聚焦智力脱贫。大力支持“教体事业”发展,支持贫困大学生升学就业和职业教育发展。如:三台农商银行在开办助学贷款基础上,推出了“大学时贷”,填补了大学生服务空白,目前“大学时贷”签约 706 户、余额 306 万元。二是大力支持返乡农民工及大学生创业。三台县每年外出务工人口达40余万,每年走出大学校园的毕业生近5000人,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及一二线城市产业转移,乡村迎来新的创业热潮。农商银行可通过工商、税务等搜集农民工和大学生创业信息,推出创业贷款,在信贷资金上给予支持,让优秀创业人才留在本地。

(四)支持乡村文化建设,助力县域文化振兴。乡村振兴底蕴在文化,没有文化传承与创新,就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乡村振兴。近年来,各地按照“内修人文、外修生态”,着力发展生态文化旅游等行业。以三台县为例,每年举办的菜花节、农耕文化节、麦冬文化节等乡村文化旅游节多达20余个,也为农商银行提供了服务市场。一是金融支持生态保护。农商银行可围绕“绿色金融”开办专门的生态保护信贷产品,支持农村环境整治、污水处理、退耕还林等项目。二是支持发展农家乐,助力乡村旅游发展。目前,三台县乡村休闲经营单位达140个,年旅游产值达8000万元,乡村旅游初具规模,通过信贷支持农家乐、家庭旅馆等,提高了游客接待能力,提升旅游业产值。三是积极支持传统文化保护。农商银行与县政府联合推动了“孝亲敬老”文化传承,承办“千人广场舞”大赛等活动,得到当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农商银行品牌影响力也得到了提升。

助力乡村振兴的初步实践

三台作为典型的丘陵地区农业县,农商银行一直走在致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目前,三台农商银行以省农信联社“强基固本、开拓创新、提质增效”总体思路为指引,在产业振兴方面,重点发展了梓州集团藤椒贷款、冯氏生猪饲料“1+N”担保贷款和麦冬“商惠通”产业贷款;在扶贫振兴方面,与三台县政府联合启动了“金凤凰”脱贫行动,在三台南路综合改革试验区与铁骑力士集团合作推出了“产业扶贫贷款”、土坯房改建贷款、贫困大学生助学贷款和小额扶贫贷款;在人才振兴方面,加大了教育事业的信贷支持,加大了返乡农民工和大学生创业贷款投放;在文化振兴方面,重点支持了菜花节、农耕文化节、麦冬文化节等 10 个乡村文化旅游节项目,基本构建起群众得实惠、党政得民心、农商银行发展的共赢格局。

(作者系四川三台农商银行董事长)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在线订报
| 在线投稿 | 手机版
主办单位: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社
ICP证:京ICP备180384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