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数字报纸

2018年12月4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36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理论 如何推动农信社城区业务发展 大数据环境下农商银行统计工作初探 农商银行推进中间业务发展的对策 农信联社中层干部 应具备“四种本领” 浅谈农商银行信贷档案管理 提升农信社统计工作质效的建议

按日期检索

12 2017
3
4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数据环境下农商银行统计工作初探

□ 作者 代应勇

与传统意义上的数据相比,大数据的“大”与“数据”都有了新的含义,绝不仅仅是体量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数据的内涵问题。或许, “大”与“数据”根本就不能分开,只有把“大数据”当作一个整体概念来理解才有意义。那么从统计学的角度,大数据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与工具可以自动记录、储存和连续扩充的、大大超出传统统计记录与储存能力的一切类型的数据。具有巨大的数据选择空间,可以进行多维、多角度的数据分析。从农商银行角度出发,通过合理运用自身储存的数据资源对转变统计工作由当前的搜集和整理数据信息变成包含统计、咨询与监督职能在内的金融基础工作,让数据在管理决策和业务监测上发挥更大职能有重要意义。

通过多年发展,农商银行按照监管和自身业务需求已建立了一整套完备的统计体系,能够能满足当前业务发展的数据分析和政策决策需要,但也存在一些不足。

农商银行统计工作分析

一是系统支撑能力不强。当前统计工作已从纯手工填录向系统自动抓取数据转型,但受制于系统限制,重要报表如央数、1104”仍需通过各行社录入系统,经人工验证后再汇总,从省级农信联社统计通报情况看,因录入数据错误被扣分的情况时有发生。

二是缺乏利用数据为经营决策服务的能力。收集和存储信息的根本目的在于更好的为金融分析和宏观决策服务,大数据的生命力取决于被运用后所创造价值的大小;当前农商银行的统计工作和考核方式造成统计人员疲于应付数据填录和校对工作当中,无法用活用好现有数据信息;在大数据时代下,更无法从海量的信息中抽丝剥茧,提取有价值的数据信息为经营决策和数据应用服务。

三是基层行社和统计人员工作效能低。一方面基层金融统计基础薄弱。部分行社对统计工作认识不够,工作效能低下,敷衍了事;另一方面,部分统计人员的专业素养与统计工作要求不符,思想意识跟不上大数据数据统计的要求;基层金融统计管理工作不规范,即使建立了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导致制度和流程与实际工作脱节。

加强农商银行统计工作

一是加强技术支撑。 要充分发掘大数据的经济价值,拥有强大的科技支撑和配合是前提;对于专业度极高的统计工作而言,如何应用大数据为经营决策服务,大数据技术显得尤为重要;它是挖掘现有数据经济价值的有效手段,因此科技发展在大数据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

二是要转变思维方式。按大数据的思维,客户办理的每一笔业务都是具有商业价值信息的。大数据时代的来临,需要农商银行转变现有为统计而统计的思想,无论在思想认识上还是统计相关各项制度上都需要与大数据要求相符合;改变当前为统计而统计的思想,要站在更具科学性的经营决策高度,通过系统技术和模型进行数据分析和预测,多维度、多层次去深入发掘现有纷繁复杂数据之间的关系。

三是建立适应大数据要求的统计人才队伍。按大数据的要求,明确统计人员准入要求,强化各行社统计工作人员的资质管理和人员岗位培训;加快统计人员的队伍建设和统计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作者单位:贵州铜仁农商银行)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在线订报
| 在线投稿 | 手机版
主办单位: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社
ICP证:京ICP备180384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