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数字报纸

2020年12月8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36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理论 防范贷款用途不真实风险的启示 农商银行助农取款业务发展策略 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思考 农商银行“线上贷款”发展现状及路径探索 农商银行如何有效落实金融精准扶贫工作

按日期检索

12 2017
3
4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农商银行“线上贷款”发展现状及路径探索

□ 作者 宋毅

近年来,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的进步,我国社会征信体系逐步完善,各金融机构均纷纷布局个人线上信贷业务,“线上贷款”成为消费信贷重要的增长极。目前,农商银行作为地方金融、农村金融主力军,在面对各金融机构市场竞争的同时,又增加了互联网金融元素。如何抉择,成为摆在农商银行面前的必选题

农商银行发展“线上贷款”的意义 一是通过互联网获取客户。农商银行通过互联网线上渠道获取目标客户,使其贷款产品和宣传信息获得最大量的受众群体,最大限度定位目标客户,促进产品销售。二是降低经营成本。农商银行利用互联网获取客户,运用信息系统处理贷前调查、贷款审查和贷后管理,将产品、业务流程线上化,可减少重复性人工处理工作,节省人力成本的同时也缩短了业务办理时间,降低了经营成本。三是积累业务数据。农商银行通过互联网办理的贷款业务,所有客户信息和贷款信息都将以电子数据的形式存储在信息系统中,利用这些数据农商银行可进行客户偏好分析、利率敏感性分析、评级模型调整等工作,提高农商银行的信贷工作水平。

农商银行开展“线上贷款”存在的难点 一是组织架构和机构人员配置跟不上线上信贷业务发展的步伐。线上信贷业务的开展,对于农商银行金融科技应用能力和风险管理的要求日益增强,原有的管理模式和组织架构已不能满足其线上信贷业务的开展,农商银行亟需建立符合线上信贷业务开展的业务团队。二是信贷产品设计与业务体验较差。农商银行在设计个人线上信贷产品时,对客户消费行为和市场需求等调研的广度和深度有所欠缺,且在设计时更多考虑的是农商银行自身利益和风险管控,因此在产品流程和客户体验方面的重视度不够,产品与客户真实需求之间的契合度也亟待提高。三是传统的系统已不能满足线上信贷业务的开展。随着线上信贷业务的开展,农商银行对于系统的业务处理效率、决策质量以及个性化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迫切需要建立一个符合农商银行新产品业务流程的网贷平台和服务方式。四是传统贷前调查、贷中审批和贷后管理的理念较落后。农商银行应该利用大数据和移动互联技术,结合传统个人信贷制度,再造个人信贷业务新流程,通过建立客户筛选模型,简化客户准入标准和优化业务操作流程,提高业务操作的高效、便捷。

农商银行发展“线上贷款”的方向 一是利用大数据分析方法,建立全面数据采集与共享平台。传统数据采集存在信息不全面、分类不科学、更新慢等弊端,农商银行无法及时全面掌握客户信息,影响对客户的预判断。农商银行应利用内、外部渠道获得精确的数据信息,降低信息不对称风险。二是严把客户前段准入关,强化数据真实性管理。农商银行对于贷款金额较大且已发生筛选预警的客户,要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严格审查客户资料,确保资料数据真实、齐全,并且对客户贷款用途和资金流向进一步加强监控。

三是不断优化风险防控模型,及时更新参数和扩大数据采集来源,做大数据库。根据交易场景、风险发生情况及时动态调整参数阈值。四是建立配套的信用风险监控模型,加强对风险的识别、计量、预警、监控。农商银行要做细、做实信用风险监控,加强对客户舆情风险、司法诉讼、工商变动经营、对外担保等重点数据的监测,有效预警潜在风险,防范客户违约风险。五是加强对个体及行业风险的系统性分析。通过抓取日常流水、企业日常营运数据(工商、税务、水电气),对个体及行业目前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判,加强各类风险的关联性分析和趋势性分析,并根据系统性分析结果及时调整风险模型(定价、额度及偿还方式等),形成内外交互良性循环。

(作者系江苏启东农商银行监事长)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在线订报
| 在线投稿 | 手机版
主办单位: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社
ICP证:京ICP备180384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