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数字报纸

2021年7月13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36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理论 基层农信机构发展小额农贷应做到“五化” 农商银行零售信贷业务风险管理对策 农信机构支持乡村振兴的实践与思考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商银行信贷投放策略研究

按日期检索

12 2017
3
4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农信机构支持乡村振兴的实践与思考

以四川农信(巴中)为例

□ 作者 毛强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近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等五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到2050年间三个阶段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目标,引导金融机构要以市场运作为导向,以机构改革为动力,以政策扶持为引导,以风险防控为底线,坚持农村金融改革的重要方向,不断把金融资源倾向重要环节和关键领域,满足乡村振兴多样化的融资需求。作为根植三农发展的地方性金融机构,农信机构如何迅速响应,主动融入乡村振兴战略,更好地服务地方实体经济发展,是自身实现转型提质和高质量发展必须要深入研究的课题。本文以四川农信(巴中)为例,结合其推动“三大银行”建设的实践,对农信机构如何安全稳健高效地助力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坚持党对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工作的领导

只有在党的坚强领导下,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工作才能沿着正确的道路发展并取得最大的成效。一是四川农信(巴中)要紧紧围绕四川省农信联社党委决策部署,切实凝聚办事处党委、各行社党委以及基层党支部合力,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金融服务三农工作高质量发展,筑牢金融服务三农工作“战斗堡垒”。二是要加强对党员、干部的党性教育,让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牢记于心、践之于行”,引领带动全体干部员工积极投身金融服务三农事业,推动四川农信(巴中)“三大银行”建设。

深刻把握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

当前,我国三农工作已进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发展阶段,做好三农工作、推动乡村振兴既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期盼。而作为典型山区市、农业市的巴中,虽然具有自然资源丰富、气候环境适宜、特色农产品多样等发展农业产业的独特优势,但经济基础薄弱、农业产业发展不足、农业现代化水平不高等短板明显,实现乡村振兴目标任重道远。但与此同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新时代西部大开发等多个国家重大战略在巴中市交汇叠加,必将为巴中市加速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因此,对于四川农信(巴中)来说,既要把立足三农、服务三农这项党和国家赋予的使命扛牢扛实,积极支持社会主义现代化巴中建设,也要努力抢抓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机遇,把金融服务三农的网织得更深、更细、更密,做到“寸土不让、寸土不丢”,进一步稳固改革发展根基,推动其实现高质量发展。

全力抓好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重点工作

做好金融精准扶贫“后半篇文章”巴中市是革命老区、秦巴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有5个区县属国家或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和片区县,是全省除“三州”外脱贫攻坚任务最重的市州。虽然到2020年如期实现了脱贫任务,但扶贫产业发展还不足,防止返贫和新增贫困的压力还非常大。因此,四川农信(巴中)必须继续扛牢金融精准扶贫主力军责任,充分发挥点多面广、人熟地熟、机制灵活等优势,全力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一是要积极落实过渡期脱贫人口小额信贷相关政策,做好存量扶贫小额信贷展期、续贷以及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投放工作。二是要持续加大对特色产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并把带动脱贫人口就业或发展产业情况作为授信和利率定价指标,确保脱贫人口稳岗就业,增强其致富奔小康的内生动力。

深入推进扩面强基工作尽管目前四川农信(巴中)在当地农村金融市场占据绝对优势地位,但随着国有商业银行不断下沉服务重心实行“掐尖”和股份制银行、村镇银行进行市场抢占,农信机构的农村金融市场份额正在逐步被“蚕食”。因此,四川农信(巴中)要把客户扩面强基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做好农村金融服务的一项重要工作,大力开展“走千访万”整村推进活动,建立完善客户经济信息档案,做到网格化管理、精准式营销,确保大中小不同客群、长中短不同项目有效覆盖,进一步扩大客户服务覆盖面和产品使用率,夯实客户基础,拓展农村市场。前期,四川农信(巴中)在“走千访万”整村推进中,对客群细分、流程打造、客户管理等工作做了很多尝试,也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仍需要不断优化,持续完善营销流程。一是完善营销流程要从客户基础信息采集开展,到网格化管理、评级授信、贷款营销、产品宣传、业务办理、客户维护等,并结合各行社实际,针对不同客群,形成固定的客户营销模式,推进“多找客户、找好客户”的理念落地落实。二是四川农信(巴中)要精品化打造信贷产品体系,围绕客群分类,打造各具特色、竞争优势凸显的信贷产品,以精品化的信贷产品“引客、获客、活客”。

大力支持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巴中市拥有优质粮油、道地药材和南江黄羊、大叶茶、金银花、通江银耳、青峪黑猪、平昌青花椒等众多特色农产品,以及光雾山—诺水河世界地质公园、川陕苏区王坪景区、黄石—恩阳旅游度假区、白衣古镇等丰富的旅游资源,具有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和“文旅康养”产业得天独厚的优势,也是未来巴中市推动乡村振兴的主攻方向。仅“十四五”期间,巴中市就计划新建高标准农田100万亩,培育创建市(县)级以上现代粮油产业园区10个、省级园区(茶叶)5个、道地药材市级现代林业产业园区1个、国家级现代银耳产业园区1个、国家级花椒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区1个等,并将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5个、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20个。该市还将大力推进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国旅游标准化试点单位、天府旅游名县以及国家、省级森林康养试点示范创建,力争2025年实现接待游客达到6000万人次以上,旅游收入达到800亿元以上。因此,大力支持特色农业产业及“文旅康养”产业发展,是四川农信(巴中)做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金融服务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是要通过“走千访万”行动,把全市特色农业产业和“文旅康养”产业发展情况摸清摸透,全面了解掌握其金融服务需求,有针对性、差异化开展金融服务,积极推动“农业+旅游”“农业+康养”等产业融合发展。二是加强与地方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深化与相关政府平台、国有企业的合作,积极支持农业产业项目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三是积极探索“专合社+农业产业园+农户”“龙头企业+专合社+农户”等多种形式的融资模式,加大对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信贷投放力度。四是紧紧牵住现代农业园区创建这个“牛鼻子”,针对各类园区、景区特色,创新金融产品,优化金融服务,打通上中下游企业协作配合、互利共赢发展通道,推动巴中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

持续优化农村金融服务渠道巴中市是典型的山区市,地缘广阔、地形复杂,做好农村金融服务渠道建设至关重要。为此,四川农信(巴中)要紧紧围绕做好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后半篇”文章,认真组织调研,强化与监管部门的沟通协调,在不降低金融服务水平的基础上,通过“1+N”“2+N”网点或自助网点等模式,置换部分物理网点,以降低运营成本、提升服务效率。一是要加大各类电子机具的布局力度和电子银行产品的推广力度,积极拓展场景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让广大农户“足不出村、足不出户”就能享受现代化金融服务。二是要持续加强与地方政府、有关部门、有关企业以及村“两委”的合作,深入推进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建设,丰富服务内容,拓展服务广度,提升服务站的综合性,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三是在优化网点布局的同时,加强客户经理队伍建设,把“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干部员工充实到基层一线,在干部提拔任用、评优评先、绩效考核上向前台和基层一线倾斜,充分调动干部员工营销的积极性,为助力乡村振兴营造良好的干事创业氛围。

切实加强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风险管理

一是四川农信(巴中)要持续加强干部员工特别是基层员工的合规教育,坚持把《四川农信信贷业务十条禁令》《四川农信员工违规行为处理办法(2021年修订版)》等制度办法讲深讲透,让干部员工入脑入心、令行禁止。二是要严格落实以“分级授权、集中审贷”为核心的信贷管理体制机制,把好贷款“出口关”,认真做好贷款“三查””,加大对不良贷款的清收盘活处置力度,切实提升农村金融服务质量,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三是要充分发挥各条线的监督职能,并借助远程监控平台、风险监测系统等科技手段,加大对违规、违纪、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形成强有力的震慑作用,切实营造依法合规经营的良好氛围。

(作者系四川省农信联社巴中办事处党委书记、主任)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在线订报
| 在线投稿 | 手机版
主办单位: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社
ICP证:京ICP备180384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