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数字报纸

2021年7月27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36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理论 优化金融服务助力乡村振兴 如何提高农商银行监事会履职质效 “互联网+”趋势下农商银行转型发展思考 学习百年党史汲取奋进力量 后疫情时代农信机构经营思路探析

按日期检索

12 2017
3
4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互联网+”趋势下农商银行转型发展思考

□ 作者 郭鹏

随着“互联网+”不断崛起,人们的生产生活正在改变,社会经济发展模式逐渐进入了更加深入、广泛的网络互联时代,网络购物、网络订票、网络医疗、网络教育等大量涌现,社会发展将以更快的步伐进入网络互联时代。

而作为经济发展的内核,互联网金融更是应运而生,“余额宝”“支付宝”屡见不鲜,网银支付已进入寻常百姓家,手机银行渐渐使人们将银行“掌控”,电商、微商企业迅速崛起,将金融发展带入了一个更新、更广泛、更深入的行业领域,金融脱媒已不是新鲜词汇,而是金融行业发展的趋势所向。一直以来,农商银行都是支持三农的金融主力军,在广阔的三农阵地上拥有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但在互联网金融浪潮下其市场也受到严重冲击,各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始进军三农市场,农商银行的农村市场领域开始被“蚕食”,农商银行的发展亦受到了巨大挑战。面对机遇与挑战,农商银行要发展、要保持自身行业领域优势不动摇,唯有顺势而为,应时而变,从自身实际出发,从三农发展的实际出发,变压力为动力,牢牢把握行业发展机遇,主动作为迎接挑战,实现转型发展。

毫不动摇坚持客户需求导向 服务业是以客户为中心的,金融行业亦不例外,农商银行要实现自身转型发展,更要毫不动摇坚持以客户的金融需求为中心。如今农产品生产、运输、销售、价格等市场信息已进入了网络互联时代,农业生产发展的信息进一步透明和公开化,生产、运输、销售等各行业领域之间合作进一步紧密。这就要求农商银行积极深入到客户群众中去,开展广泛深入调查研究,了解客户的金融需求,了解互联网金融对农民生产生活的改变,全面真实了解“客户想要什么样的金融服务?客户想要什么样的金融产品?客户为什么想要这样的金融服务?客户想要农商银行怎样的服务?”等一系列问题,以此作为农商银行转型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下一步农商银行工作的开展找准着力点和发展方向。

以人为本优化复合型员工队伍 农商银行要全面实施提升复合型员工队伍战略,在转型发展中用好人的因素,加强对员工的培养。要理论联系实际,将农村金融发展现状、三农发展实际、农民产业生产生活现状、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与农商银行转型发展的布局规划、战略部署充分结合起来,在市场调研、产品开发、风险管理、优质服务、企业文化等工作层面,全面植入员工激励机制与考核机制,充分激发干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能动性,使每一位员工都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充分体现。要加强整体复合型人才战略布局,广建发展平台,尊重人才的主观意愿和优势特长,让合适的人才走上合适的工作岗位,实现人才布局的合理化、科学化。要不断引进科技型先进人才充实员工队伍,加强科技创新与管理,将农商银行建立复合型员工队伍战略与科技创新深入对接。同时,要加强对员工的学习培训,不断实现全体干部员工整体素质的提升,为农商银行转型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加大科技投入实施网络互联 要全面落实“科技强社”的发展战略,按照金融产品的研发和创新,跟进式加强农商银行科技投入。以互联网为科技平台开展科技建设工作,在网站、微信平台方面要在原先宣传引导功能的基础上,不断加大客户功能操作方面的建设力度,将农商银行研发的金融产品通过网站、微信平台与客户的实际需求进行全面对接,使客户不仅能在网站、微信等平台上看得到,更能直接进行操作并进行产品购买和使用,还能够各种现场咨询业务。与此同时,要将农商银行的金融互联网络通过银行卡等载体与医疗卫生、网络购物、客流物流等行业开展互联,与同业之间进行互联,实现农商银行互联网络金融服务与全民金融需求的全方位、综合性对接;要加大科技投入,不断拓展手机银行、“电商银行”、微信银行业务,在科技设施建设不断跟进的前提下,逐步实现农商银行与其他行业领域、客户需求的网络互联。

创新金融产品打破行业现状 互联网金融的到来,使农商银行存款、贷款、支付三大业务更加难以维系,要实现转型发展,其金融产品的创新和研发势在必行。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同行业创新发展的事例不胜枚举,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电话银行日渐普及,其针对性的金融产品研发日渐丰富,各家金融机构正在以时不我待之势,迎合广大客户的金融需求,纷纷跻身互联网金融领域抢占一席之地。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农商银行更要以快马加鞭的劲头,立足自身和三农实际,加大金融业务的创新和新产品研发力度,顺势而为,应时而变,抢占先机,进而捍卫地方金融主力军的行业地位。

应势利导积极转变工作职能 互联网金融的日渐兴起,逐渐拉近了金融机构与客户之间的距离,各种金融业务的操作办理将从金融机构员工转向客户,而农商银行物理营业网点遍布城乡的优势将不复存在,柜台员工原先业务操作办理的功能优势也将渐渐丧失。然而,在长期发展中,农商银行与三农客户之间的“金融血脉”联系依然存在,在实现转型发展过程中,其营业网点、柜台员工职能的转型将是破局之策。因此,农商银行要加强对物理营业网点的整合与改造,将其金融服务功能从业务办理逐渐向金融服务体验、社区银行的方向转化,逐步实现营业网点服务功能的战略转型;其柜台员工也将渐渐从业务操作办理的工作中分离出来,逐渐向产品营销型客户经理转型。农商银行要充分依托长期积累的三农“金融血脉”开展针对性的产品销售、产品推介、产品营销、服务引导,实现金融服务功能的转型发展,以互联网金融的方式,将农商银行“百姓银行”的品牌进一步做大做强。

(作者系山西沁水农商银行董事长)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在线订报
| 在线投稿 | 手机版
主办单位: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社
ICP证:京ICP备180384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