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数字报纸

2022年9月6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36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理论 浅谈方针管理在农商银行中的作用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促进互联网消费金融健康发展的建议 从零售业务转型看农商银行数字化审计 提升农商银行审计效能的思考

按日期检索

12 2017
3
4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作者 张宏武

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货币政策在国家宏观经济调控中处于日益重要的地位。货币政策是否有效,取决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否通畅。因此,我国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也成为学者们关注的重要课题。我国现在还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影响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因素具有不确定性,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影响了国家宏观调控目标的实现。本文针对我国货币政策的现状,从中发现我国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分析,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应对措施,让货币政策这个宏观经济调控的工具促进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存在的问题

利率的形成体系扭曲一是居民消费对利率的弹性偏低。我国居民缺乏多样化投资渠道,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储蓄倾向比较浓厚,而且大部分居民缺乏理财经验,把银行当做了“保险箱”而不是投资渠道,导致了居民储蓄对利率严重缺乏弹性,堵塞了储蓄转化为消费和投资的渠道;另外,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保险、医疗、文化教育、失业救济和保险制度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完善与发展,加剧了我国居民未来收入预期的不确定性,支出增加的预期使货币需求的预防性动机加强、交易动机减弱,就表现为居民储蓄存款的增加,消费需求下降,消费对利率的弹性低。二是企业投资对利率弹性偏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70%以上的贷款都发放给了国有企业。经济效益较好或很好的企业并不很依赖银行贷款,因为这类企业自有资金很充裕,如果是上市公司,还可以通过配股或增发新股等手段不断从证券市场筹到大量的、没有还款付息压力的永久性营运资金,对银行贷款选择的偏好会相对下降。由此可见,利率政策特别是对国企这种特定产权类型的微观基础来说是无效的,进而使我国投资利率弹性降低,影响货币政策的传导。

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阻碍了货币政策的传导货币政策从人民银行传导至商业银行后,在商业银行内部还要经历一个对货币政策信号进行解码、重新编码和再次传输的过程。一是商业银行的集权管理,一方面不利于各个分支机构根据经济运转形势及时调整贷款业务和其他业务,另一方面抑制了金融创新,使货币政策在商业银行内部传导时就出现信号减弱,再经转向影响实体经济领域时,货币政策效果进一步大打折扣。二是商业银行的高负债率阻碍了货币政策的传导。在经济体制改革中,由于金融体制改革滞后,导致商业银行积累了高比例的不良资产,银行贷款回收比较困难,贷款周转速度慢,经营风险大幅上升,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货币政策的传导。

经济主体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障碍主要表现为作为货币政策传导的最终经济目标主体的企业和个人方面存在障碍。企业方面,部分企业信用观念淡薄,逃、废银行债务的情况严重,抑制了银行贷款的积极性;还有部分企业缺乏生机,资金使用结构不合理,财务制度不够健全,管理水平低下,经济效益不佳,使贷款难度加大。大部分国有企业市场化程度低,对利率不敏感;同时,相当高的资产负债率、资金来源渠道狭窄、结构单一以及经济转型不彻底等因素制约了货币政策的传导,影响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这些都弱化了货币政策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一方面,国有企业仍然存在许多计划经济时代的思想,而大量的私营和民营企业大多是以家族式的方式出现,很少或几乎谈不上对企业进行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建设,而另一方面中小企业资本不足,存在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从而使货币政策的执行受到阻碍。个人方面,居民对货币政策信号反应不灵敏。居民受收入水平、消费习俗等因素的影响,储蓄意愿强烈,储蓄存款居高不下,制约了消费需求,加上我国目前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完善也使很多消费者不敢随意扩大支出,致使消费信贷难以全面拓展开来,影响了货币政策实施的有效性。

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对策

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一是要在推动货币市场发展的同时,建立统一的货币市场基础,形成有效的货币市场利率机制。由于我国货币市场相互分割,导致货币市场各个子市场利率之间缺乏联动机制;同时货币市场发育不完善,限制了货币市场利率对整个利率体系的引导作用。所以,应消除影响各个市场之间联系的各种障碍,形成统一的货币市场利率,并确定人民银行的基准利率。从我国的情况看,可以发展短期国债市场,通过不同的国债收益率引导市场利率。二是要改革当前对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管理办法。人民银行除了可以考虑按照扩大金融机构利率浮动权的办法推进利率决定机制改革外,还可以比照外币存贷款利率改革的方法来改革本币存款利率的决定机制,使利率决定权逐步转向金融机构,实现市场化。

三是总结国债、企业债券、金融债券发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经验教训,推进证券发行的利率市场化。提高经济活动利率弹性和货币政策有效性一是要在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革的基础上,补充资本,加强约束,建立完善的商业银行内在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在资金供求和利率变化时,对市场做出规则的反应,传导货币政策的意图,扩大货币政策的效应。二是要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提高投资活动的利率弹性。我国投资利率弹性低,限制了利率传导货币政策的效果。而投资利率弹性低的主要原因就是国有企业仍然控制着主要的投资资源,在国有企业机制不能得到根本改革的情况下,利率难以对国有企业的投资活动产生足够的影响。因此,必须继续加快国有企业改革的步伐,调整国有经济的比重和结构,使国有企业真正作为市场主体通过竞争获得资金,使利率发挥出对投资的调节作用。三是要调整企业、金融机构特别是居民个人的资产负债结构。通过发展对居民个人的信贷业务扩大居民参与金融活动的深度,鼓励金融创新,调整居民资产结构,改变居民金融资产过度集中于银行储蓄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居民的收支活动也会相应增强利率弹性。

继续大力发展货币市场一是要增加货币市场主体,鼓励货币市场创新,建立货币市场“做市商制度”。首先,在现有的货币市场体系框架下,可以尽快推动电子网络的发展,把众多的中小金融机构纳入货币市场交易范围,并逐步扩大外汇市场的参与范围,使外汇市场能够真正反映整个社会的外汇供求。其次,鼓励金融创新,发展新的货币市场工具。目前比较可行的如发展金融机构债券市场、企业短期债券市场,以及推进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等。此外,还要建立“做市商制度”,活跃市场交易。二是要大力发展票据市场,建立全国统一的国债市场,发展货币市场基金,形成完善的货币市场体系。首先,把票据市场的发展作为我国货币市场发展的重点,从完善市场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入手,以发展具有贸易背景的票据融资为重点,通过鼓励商业银行建立票据专营机制、扩大中央银行再贴现、整顿票据市场秩序等手段,加快票据市场的发展。其次,调整国债发行结构,发展银行柜台市场,建立全国统一的国债市场。改变我国目前国债发行结构,适应公开市场业务的需要,发行一年以内的短期国债;并通过发展银行柜台交易,形成中小机构和个人投资者与货币市场的密切联系,形成统一的国债市场,扩大货币市场的覆盖范围。最后,研究借鉴国外货币市场基金的做法,发展货币市场基金。基金作为机构投资者,一方面与货币市场金融机构直接交易,另一方面与众多的中小投资者、企业等直接交易,能够促进货币市场交易,并增大对货币政策传导的效应。

完善金融市场,扩大传导渠道一是要培育和完善市场主体。当前要从扩大货币市场主体,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增加同业拆借市场吞吐基础货币的能力等方面重点加快货币市场的发展,建立一个多元化、高效率的金融市场体系。二是要鼓励中小企业加入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适当放宽经济落后地区中小融资机构特别是农信机构加入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的条件,对不具备市场主体资格的,可通过具有市场主体资格的银行代理融资,使大量中小金融机构间接进入拆借市场,为经济欠发达地区货币市场的发展和货币政策的有效传导创造有利的条件。三是要加快发展多层次的直接融资市场,完善股票市场的交易机制,拓展货币政策传导渠道。逐步放宽市场准入标准,允许企业自主发行股票、债券、商业票据,使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传导更为直接。同时,继续推进股权分置改革,解决证券市场的历史遗留问题,促进资本市场的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

改善金融生态,提高人民银行金融调控的有效性良好的经济金融环境是保证货币政策有效传导的外部条件。金融生态是借用生态学的概念对金融发展的外部环境进行的形象描述,通常指金融运行的一系列外部基础条件,主要包括宏观经济环境、法制环境、信用环境、金融市场环境和社会制度环境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初步建立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间接金融调控机制。而金融机构对货币政策的正确传导,企业、个人等经济活动主体对经济信号的正确反应才能使这一机制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只有通过改善金融生态、优化金融环境,提高微观主体的信用意识,减少政府部门对商业银行、企业经营的不适当干预,增强其经营自主性和独立性,才能有效提高货币政策的传导效率,提高人民银行金融调控的有效性。

(作者系陕西省富平县农信联社理事长)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在线订报
| 在线投稿 | 手机版
主办单位: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社
ICP证:京ICP备180384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