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数字报纸

2023年12月12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36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理论 农信机构区域审计中心独立性建设的措施 在守正与创新中探索农商银行发展路径 聚焦“三个导向”加大财政支持“三农”力度 农商银行如何加强金融产品创新 县域农商银行数字化转型的思考

按日期检索

12 2017
3
4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守正与创新中探索农商银行发展路径

□ 作者 谢韬

近年来,面对后疫情时期负面影响、愈发激烈的同业竞争、产品创新及科技支撑偏弱的困难和挑战,农商银行要想保持竞争优势、实现稳中求进,就必须坚持守正与创新。要守正的,是坚持70余年来“支农支小支微”的市场定位;要创新的,是锚定差异化竞争策略,在管理、服务、产品等方面进行创新,以创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增强竞争力,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

以守正为本,以创新为要,二者的有机结合才能让高质量发展在实践中具有可行性。按照当前形势发展,结合农商银行的实践经验来看,要做到守正创新,重点是围绕主业的效益性、成本的经济性和队伍的动能性“三个方面”做文章。

守主业控风险 创“展业”求效益

一是要守住市场定位。70余年的发展历史和国家明确的政策定位来看,扎根农村、服务地方、“支农支小支微”,始终是农商银行的“立身之本”。农商银行要利用地缘、人缘、网点和人员优势,加强与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沟通,在涉及行政事务、公共服务等方面开展深度服务,在国有大行没有深耕的领域下沉、做实,实现错位竞争。在存款组织方面,要侧重企事业单位存款、财政存款等低成本资金的营销;充分利用聚合支付、手机银行、微信银行等电子载体开展异业合作,构建“金融生态圈”,实现小微商户存款有效归集,降低资金成本、增强客户黏性。要借助员工数量优势,持续开展整村授信,持续走村访户,充分掌握客户信息,降低授信用信门槛,扩大客群覆盖面,通过移动终端、电子渠道实现多业务前移,提升贷款审批效率。二是加速创新转型。强化科技支撑,加速数字化转型,搭建“线上+线下”多层次服务架构,提升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现代化非现金支付的使用效率;组建管理数据库,推进大数据平台的搭建和应用。同时,要不断完善风险管理体系,探索更为完善的风控模型,建设专业独立审批人、风险经理人队伍,加强系统操作和管控工作,力求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追求合理利润,实现稳步增长。

守“线下”强整合 优布局降成本

多年来,得益于网点众多的优势,农商银行在乡镇业务覆盖范围和服务灵活性上曾独领风骚。但近些年来,随着整体经济增速放缓,农村客群加速外流,农商银行的网点数量呈较快下降趋势,网点布局逐渐呈现新稳态。与之而来的,是大量废弃网点和设备没有得到有效处置和充分利用,造成资源的闲置浪费。

农商银行在当地深耕多年,无论形势如何变化,“线下”网点依然是赖以生存的根本。新形势下守住经营定位,必然不能随意放弃任何一个“线下”网点。相反,要想取得差异化竞争优势,必须在“线下”网点的整体规划调整布局和网点转型利用上下功夫。要依循当地经济布局、匹配自身长期经营战略,通过布放自助设备、划分业务区域等方式优化网点布局,该撤并的撤并,该新增的新增,尽可能做到整体服务区域全覆盖、网点之间不重叠。

未来,银行网点的使命将不仅局限于提供基础金融服务,而是推进网点转型场景化,进一步拓展至多层次、多维度的创新,以满足客户全方位的需求。普惠金融和“零售金融”将是未来网点规划重点发力方向,农商银行要进一步探索网点运营转型新路径,将传统网点融入乡镇或社区生活,通过更加广泛的场景探索,挖掘与活跃潜在细分客户,融合“线上获客、线下留客”的一体化服务渠道。在此基础上,必须对金融产品与服务精准营销提供更精细和个性的优化,实现多元化途径的网点“获客”和“活客”能力,精准发力中老年、青年和儿童客群,实现“小厅堂”撬动“大营销”。同时,对部分设施陈旧、功能不全的网点进行改造升级,对废置网点、设备进行有效管理;通过设置自助设备、出租或处置等方式,提升资产利用率,巩固传统优势,全面提升网点经济性。要加强“福祥e站”建设,丰富其服务功能,匹配对应的运营人员、管理考核与风控机制,提升其服务实效,让“线下”服务点向轻资产运营的方向不断迈进。

守“人本”提价值 创管理优动能

企业文化讲起来很虚,但感受起来却很实。自通过“社招”引入人才以来,传统的农信系统人才结构不断发生变化,员工的工作理念也有了很大不同。特别是近几年新晋员工对于工作的认知,除了基本的经济保障和个人发展,更多注重的是工作过程中所获得的情绪价值。

良好的情绪价值可以帮助员工更好地理解自己和同事的情感体验,加深沟通和理解,更好地调节自己的情绪,建立更紧密的组织依赖,也可以帮助员工增强自我控制力和应对压力的能力,提升执行力。在客户关系管理方面,员工的情绪价值,往往能够引发较好的客户反响、显著提升客户消费频率和忠诚度。但在实际工作中,极少有农商银行意识到情绪价值的重要性。目前,农商银行员工的年轻化趋势已经非常明显,与之不匹配的是客户的年轻化趋势远未达预期。很多年轻员工在服务存量客户时很难做到“共情”,也难以体会到老农信与客户之间的质朴感情,这也常常给员工和客户双方带来不好的情绪体验。此外,情绪价值管理更是核心人才团队管理中的关键环节,它能够给予员工营造更轻松、自在的工作场景,让人才自由发挥、激发更大的创造力。因此,随着人才培养体系和机制都日渐完善,“以人为本”、关注员工的情感价值的提高,是为企业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竞争性人才的保障。

(作者系湖南沅江农商银行党委副书记、行长)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在线订报
| 在线投稿 | 手机版
主办单位: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社
ICP证:京ICP备180384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