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江西大余农商银行立足县域实际,秉持“金融为民”理念,积极探索金融服务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的新路径。该行通过创新打造“驿站+”服务体系,有效整合多方资源,精准聚焦特定群体需求,打造“三站一中心”,将传统银行网点转型升级为集便民服务、民生保障、矛盾化解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让银行网点变身“社会服务枢纽”,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普惠金融与社会协同治理新路子。
针对快递员、骑手、环卫工人、物流司机等新就业群体“吃饭难、喝水难、休息难、充电难”等现实痛点,该行主动联合县总工会、县委社会工作部,整合全行106个普惠金融服务站资源,建立“睦邻志愿商盟”,协同32家“友好商户”打造多功能“暖心驿站”,并配备便民用品专柜。该行深度融合三项功能:由该行工作人员为新业态群体剖析快递赔付诈骗、刷单返利等典型骗局,发放反诈手册300余份;引导骑手担任“流动探头”,累计上报井盖破损、消防隐患等社区问题11个,推动新就业群体从服务受益者转变为治理参与者;依托客户生日会等活动,宣讲贷款政策,助力骑手群体获得低成本创业资金。该模式已被纳入全县新就业群体党建服务体系,成为展现城市文明的重要窗口。
为延伸服务触角,该行与县食品行业协会合作,创新设立“社区驿站”,嵌入休闲茶咖、儿童乐园、微沙龙会场等场景,配备应急工具与智能政务终端,实现“金融+生活+政务”一站式服务;引入“百福快贷”线上办贷系统,居民可通过线上“扫码申贷”或在驿站申贷登记,最快一小时即可获取信贷资金;设立“亲子益智角”带动家庭客户增长,关联储蓄存款新增超3600余万元。
该行携手县民政局打造专业化“银发驿站”,专设老年群体金融咨询服务区,配备大字版智能柜员机、轮椅、按摩椅等“适老化”设施,提供专属金融产品,有效弥合“数字鸿沟”,让金融服务触手可及;设立义诊室,开展“银龄守护计划”,为老年人提供健康咨询服务;打造“孝老书吧”,提供适老读物与活动空间,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营造温馨和谐的社交环境。
此外,该行联合县金融服务中心、人民法院、金融监管支局成立“金融调解中心”,聘请专业法律工作者、银行员工、司法确认引导员组成调解团队,实现“诉前调解—协议生成—司法确认”;通过专业化、多元化的调解机制,提供公平、便捷的协商平台,高效解决客户与金融机构之间的争议,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助力构建和谐金融环境。
该行“驿站+”服务模式的创新实践,有效满足了新就业群体、社区居民、老年人、金融纠纷当事人等不同群体的多元化、个性化需求,提升了公共服务的覆盖面和满意度;通过与县总工会、县民政局、县法院、行业协会等多个部门及社会组织的紧密协作,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形成了服务民生的强大合力;将银行网点从单一的金融服务场所转型为集金融服务、便民惠民、矛盾调处、社区治理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大幅提升了银行的社会价值和品牌形象;“暖心驿站”服务了新业态治理,“金融调解中心”促进了诉源治理,“社区驿站”和“银发驿站”参与了基层社会治理,为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贡献了金融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