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数字报纸

2025年8月26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36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理论 健全“五大体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农信机构意识形态阵地建设与管理方法探析 坚守初心使命 筑牢新时代奋斗者的“精神坐标” 农商银行财务数智化转型的“三维破局”路径

按日期检索

12 2017
3
4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农信机构意识形态阵地建设与管理方法探析

□ 作者 谭勇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关乎旗帜、道路和国家政治安全,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阵地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基本依托,其建设与管理至关重要。农信机构作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服务“三农”、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强化其意识形态阵地建设与管理,为业务发展提供坚实思想保障,对于做好意识形态阵地建设与管理意义重大。本文围绕突出政治性、增强主动性、保持经常性三个方面,深入探讨农信机构在意识形态阵地建设与管理上的具体方法,旨在推动农信机构意识形态工作取得新成效。

突出政治性

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

(一)加强党的领导。农信机构要将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和管理工作置于重要位置,纳入党的工作重要日程。每年定期召开党委会议、联席会议,专题研究意识形态领域情况,强化党委全面领导责任;将意识形态风险评估作为重大决策的重要前置程序,使党委在决策过程中充分考虑意识形态因素,牢牢把握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农信机构各级党委要自觉承担政治责任,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确保意识形态工作沿着正确方向推进。

(二)突出思想引领。新时代党的思想建设的根本任务,为农信机构意识形态工作指明了方向。农信机构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每年定期开展至少一次意识形态专题学习研讨,通过深入交流和思考,加深对意识形态工作的理解;要认真贯彻落实“第一议题”学习制度,将学习党的最新理论成果作为各类会议的首要议题;持续深入推进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列席旁听工作,进一步规范各级党委理论学习流程、范围、内容等,确保理论学习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以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意识形态工作实践。

(三)强化责任落实。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农信机构要进一步强化认识,落实主管主办和属地管理原则,认真贯彻落实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决策部署和指示精神,将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细落实;压紧压实各级党委领导责任,细化任务清单、责任清单,明确各级党委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具体职责和任务,层层传导压力,确保各级党委在意识形态工作中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

增强主动性

旗帜鲜明筑牢思想根基

(一)积极主动创新方式。农信机构要紧跟新时代发展趋势,紧盯宣传工作任务、紧扣时下热点话题,以培育和践行中国特色金融文化为核心,推动线下宣传阵地理念、手段、工作创新;将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紧密结合,持续深化企业文化建设,根据受众群体需求,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例如,结合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示范点建设,整合阵地资源,提升阵地使用效率和频率,打造有特色、有亮点、有成效的线下宣传阵地,以点带面推动整体宣传工作,确保宣传阵地主旋律高昂、正能量充盈。

(二)积极主动抢占阵地。农信机构要严格落实主管主办和属地管理原则,坚持正能量是总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用得好是真本事,坚守理论阵地、规范舆论阵地、管好文化阵地;在站稳传统阵地的同时,积极占领意识形态领域新兴阵地。同时,要强化阵地建设审批报备,定期清理各类线上平台,杜绝个人以单位名义开设账号;加强对意识形态阵地内容的监测和分析,严格落实“三审三校”制度,紧扣时代主题、紧跟上级决策部署管理维护阵地信息,确保各类平台发布、更新信息时效性、规范性、准确性。对错误思潮和言论,农信机构要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地及时发声,维护意识形态领域安全。

(三)积极主动宣传引导。农信机构要紧紧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文化建设的战略部署,结合单位实际,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突出自信自强、团结奋斗主基调;聚焦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从“八个坚持”“五篇大文章”中找准切入点、落脚点、关键点、突破点;结合党建品牌和服务品牌建设,精心组织开展主题、形势、政策、成就和典型宣传,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为农信机构发展营造良好舆论环境。

保持经常性

持之以恒强化阵地管理

(一)常态化开展隐患排查。农信机构要把意识形态领域风险隐患排查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全面排查线上线下阵地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建立意识形态风险排查台账,对排查出的风险隐患分类梳理、明确责任主体、细化化解措施、限定化解时间,增强风险防范主动性。同时,农信机构要及时有效应对处置意识形态领域问题,紧跟舆情发展态势,主动设置议题、搭建沟通平台、回应群众关切。

农信机构要增进社会理解,正确引领舆论走向,坚决防止错误言论、错误思潮裹挟民意,造成严重负面影响、形成声誉风险。

(二)常态化开展考核评估。农信机构要明确专门部门和人员负责意识形态阵地建设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制度机制,明确其职责和权限,规范设施维护、内容更新、安全管理等日常管理工作;同时,要完善检查考核机制,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定期对阵地建设管理工作进行检查考核评估,并将考核结果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考核内容,实现对阵地建设管理工作的全过程监督,推动工作持续改进。

(三)常态化加强队伍建设。农信机构要注重吸收优秀人才充实到意识形态工作队伍中,建立意识形态工作优秀人才库,加强意识形态工作队伍的教育培训力度;每年定期组织开展集中培训,及时传达学习党中央、省委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决策部署和指示精神,解读阐释新理论、新制度;通过培训,使意识形态工作队伍能够深入把握新时代理论、舆论、文化、文明、外宣等工作特点,掌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规律,以新气象新作为推动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和管理工作取得新成效。

农信机构意识形态阵地建设与管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关乎农信机构的稳定发展和社会形象。通过突出政治性,确保意识形态工作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增强主动性,积极适应时代发展变化,筑牢思想根基;保持经常性,持之以恒强化阵地管理,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使农信机构能够不断提升意识形态工作水平,为自身发展和服务地方经济提供强大的思想保障和精神动力,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展现新作为、作出新贡献。

(作者单位:贵州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在线订报
| 在线投稿 | 手机版
主办单位: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社
ICP证:京ICP备180384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