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快信贷业务转型发展,湖南芷江农商银行将“惠农秒贷”推广营销工作作为夯实根基、拓展客户的核心抓手,通过构建“总行—部室—支行”三级联动机制,成功将政策红利转化为服务“三农”领域的澎湃动能,在广袤乡村绘就了一幅幅普惠金融新图景。截至今年9月末,该行“惠农秒贷”营销触达客户897户,签约客户565户,签约金额6592.2万元,其中贷款客户206户,贷款余额1430.5万元。
总行高位统筹
目标责任精准传导
今年初,总行党委以顶层设计为引领,将省联社下发的每批目标客户名单通过条线部室专管员科学平移、精准细分至辖内各支行,并设定“名单客户签约率10%”的基础目标。此目标并非停留于纸面,而是进一步纵向穿透分解到辖内各支行负责人及每一位客户经理,形成“人人肩上有担子,个个心中有目标”的责任闭环,确保战略意图直达“神经末梢”。
总行把信贷网点分为一二类支行,并分别建立客户经理动态工作群,要求辖内各支行行长每日在群内报送客户经理工作日志、整村预授信及“惠农秒贷”营销工作推进情况,条线部室专管员据此按日进行精准点评与专业指导,综合办公室、分管领导适时点拨,及时为辖内各支行解决展业难题,极大地消除了部分客户经理“出工不出力”的惰性及消极懒散情绪。
该行业务发展部每周对“惠农秒贷”营销工作的进展情况进行通报,对未完成序时任务且签约率排名持续靠后的支行,由相关业务部室负责人进行专项约谈,剖析根源、督促整改;针对连续落后4周的支行,由监事长亲自协调人事部门及纪检监察工作人员,对相关责任人启动提醒谈话程序,不仅有效传导了业务压力,更避免了“躺平式”消极怠工,确保全体员工步调一致向前。
部室正面引领
考核激励导向鲜明
该行在“开门红”专项营销活动方案中明确了“惠农秒贷”重点营销工作,设定了“惠农秒贷”营销先进奖,对营销成绩突出的先进支行及个人营销能手给予物质与荣誉双重激励。截至9月末,该行辖内11个支行已经提前完成了“惠农秒贷”年度营销任务,为全行树立了榜样、作出了示范,有效带动了全行客户经理的积极签约意向。
在目标考核方案中,该行条线部门将“惠农秒贷”核心指标纳入支行月度考核体系,要求辖内各支行从今年6月开始,每月须完成10%的“惠农秒贷”签约指标。该指标任务按照省联社下发的秒贷名单动态调整,未达到总行要求的支行月度考核扣减2分,这一刚性约束切实调动了全行客户经理的工作积极性。截至目前,该行已对辖内6个支行按月扣减相应的绩效考核分,涉及8名客户经理,并重申凡连续3个月未达标的客户经理将进行岗位调整和末位淘汰,全面营造“有为才有位”的竞争氛围。
在信贷营销专项考核方案中,该行对客户经理额外设置“当月贷款净增”及“新签约贷款客户”两项考核指标,明确一类支行客户经理每月须新增签约4户,二类支行客户经理每月须新增签约2户,且按时完成当月贷款净增任务,即可按月获得贷款营销奖励。在这一现状下,该行客户经理主动转变经营思路和发展理念,实现了从“要我放”的被动落后向“我要放”的奋勇进取转变,大幅提升了工作效率。
支行敢于亮剑
转“要我做”为“我要做”
信贷营销工作开始前,该行辖内各支行将下发名单与存量贷款客户进行交叉比对,将重叠客户进行标注,积极运用整村预授信工作成果,与辖内各支行“白名单”客户进行无缝对接,提前通过多种渠道与新客户建立初步联系;针对以前用信但合同到期后未继续签约的客户,深入分析原因,通过电话回访、上门拜访等方式,了解客户未续约的真实想法。
该行结合整村预授信信息,深度查询目标客户状况、父母社保领取情况、本人公积金/税费缴纳记录等,全面评估家庭偿债能力与信用基础,同时从中寻找电话营销的切入点,以通俗易懂、平易近人的电话营销话术进一步拉近与客户之间的距离;全力做好首轮营销,重点向客户详细介绍“备用金”的适用范围,强调贷款资金不仅可用于当前的生产经营、消费需求,还能作为应对未来突发情况、抓住投资机会的重要保障,引导客户签订贷款合同,以进一步盘活客户资源。
该行辖内各支行主动将“要我做”转化为“我要做”,深入推进“金融普惠·预授信”工作,在相关工作成果的基础上,与“惠农秒贷”授信、存贷业务、电子银行业务等进行深度融合,搭建“线上+线下”相融合的乡村普惠金融生态圈,有效满足了农村地区的多元化金融需求,确保2025年农户小额信贷有效客户量提升15%,农村金融服务质效持续提升、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不断优化,推动农村经济繁荣发展。
在后续工作中,芷江农商银行将进一步压实管理责任,创新服务方式,形成多方合力,不遗余力地抢抓“惠农秒贷”“惠农快贷”等“拳头”产品的优势“制高点”,全方位为客户提供一对一专享金融服务,将更多便捷的普惠金融“活水”高效精准地滴灌至田间地头,为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贡献坚实的农商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