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数字报纸

2018年10月23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36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理论 农商银行服务乡村振兴的途径 农商银行标准化党支部建设探析 借他山之石 逐己身之玉 不忘初心坚守使命 做普惠金融践行者 如何加强农信社党风廉政建设

按日期检索

12 2017
3
4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不忘初心坚守使命 做普惠金融践行者

□ 作者 赵天勤

不忘农信社的初心

(一)不忘“服务三农、富民强社”的市场定位。农信社至成立以来,一直扎根农村,以农为本,是农村金融的主力军,服务“三农”的银行、农民自己的银行。服务“三农”、服务小微是农信社不变的市场定位。

(二)不忘“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的“三性”原则。在“三性”原则中,安全是基础,流动是要求,效益是目标。经办授信业务,必须始终把安全性放在首位,千方百计确保农信社信贷资金的安全;农信社信贷资金来源于客户存款,因此,按相关监管要求,必须确保流动性,来保障客户资金的安全;只有在确保安全性、流动性的基础上,才能实现效益目标。

(三)不忘“贷前、贷时、贷后”的“三查”制度。通过实施贷款“三查”,有利于贷款人较为全面地了解和掌握借款人经营状况以及贷款的风险情况,及时发现风险隐患,采取相应风险防范和控制措施,保障银行信贷资金安全。贷前调查重点抓贷款信息资料真实性管理、贷时审查要重点抓风险量化预防控制管理、贷后检查重点抓贷款风险生长的预警和处置管理。

(四)不忘“信用为本,合作共赢”的核心价值观。 “信用为本”既是农信社的立社之本,也是选择客户、发展客户、维系客户的基石。 “合作共赢”不仅是经营管理的最终目标,也是衡量一项业务成效的准绳。 “信用为本”是基础和前提, “合作共赢”是目的,二者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农信社最终追求的是地方社会效益、自身效益、股东利益、客户利益、员工个人利益的“共赢”,“信用为本,合作共赢”是农村信用社矢志不渝的努力方向。不忘初心,才会找对发展的方向;不忘初心,方能继续前行;不忘初心,才能转型发展。

 

坚守农信社使命

(一)坚守“姓农、姓小、姓土”的核心定位。农信社要坚持服务“三农”宗旨不动摇,坚持县域小法人地位不动摇,坚持本土化经营不动摇,这既是党和国家赋予农信社的特殊历史使命,也是多年来实践反复证明农信社赖以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规律。在当前农村“三位一体”改革中,农信社也发挥着非常关键的润滑作用。农信社应当在新时期的农村社会治理体系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这是小银行独特的优势和生命力所在。中国不缺少像工、农、中、建这样的大银行,最需要的恰恰是农信社这样立足本土,服务“三农”和小微企业的社区性金融机构。

(二)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农信社省县两级管理体制。省级联社近年来认真履行行业管理职责,坚持管方向、管风险、管班子、强服务的“三管一服务”,既保证了农信社服务“三农”的大方向,又充分尊重县级行社经营自主权,形成了“小法人、大后台”的体系架构。实践证明,农信社省县两级法人管理体制是符合农村经济金融发展规律的,在农信社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做普惠金融践行者

为了做实“支农支小”工作,农信社要积极落实“阳光信贷”政策,实行限时办结制,确保“三农”客户和小微企业“贷得上、贷得畅、贷得足”,确保每笔贷款“放得出、放得准、收得回”;加大扶持“设施蔬菜基地、食用菌基地、畜牧养殖基地、林业产业基地”的深度和精准对接。

(一)心贴心帮扶,强化政策传导。为做到真扶贫、扶真贫,农信社要实行扶贫分片责任制,将扶贫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到人;传承“背包精神”,上山下乡,进村入户,对包片区内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走访,确保政策宣讲到位。

(二)手拉手共建,输血造血并重。要结合县域龙头企业共同扶贫,积极探索“农信社+龙头企业+贫困户”的模式,不仅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还能为农业产业造血,激活贫困地区内生动力,造福当地经济发展,实现从单向“输血”扶贫到“造血”扶贫的转变。

(三)肩并肩战斗,打造产业规模。为做好金融扶贫的政策支撑,农信社应出台一系列配套政策,以“支农支小”为重点,优化调整信贷结构,优先用于农业产业规模发展,认真履行扶贫开发社会责任,不断改进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积极回报社会,有力助推精准扶贫工作取得实效。(作者系山西省沁水县农信联社党委书记、理事长)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在线订报
| 在线投稿 | 手机版
主办单位: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社
ICP证:京ICP备18038405号-1